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上周关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介绍,非常振奋人心。中国已经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且优势不断扩大。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近30%,相当于世界第二至第四位的美日德之和,不仅规模大、门类齐全,而且正在向中高端发展。在充分看到我国制造业伟大成绩的同时,还应有两个清醒判断。
第一个判断,我国制造业在量上继续大规模增长余地不大,质的根本提升才是出路。世界正面临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重大突破的深刻变革,给我国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过去的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我国制造业正处于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根本提高这一历史节点上。第二个判断,美国对我高技术的发展打压和封锁,从芯片到超算,从高端设备到工业软件,都不是暂时的,而是战略性的。
综合起来,是我国制造业处在质的战略提升和外部战略打压相重叠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实现创新、提升和突围,是我国发展制造业的战略任务。为了顺利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应当充分重视以下四个关键。
一是,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地位和盈利水平。进入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的135家中国大陆企业利润总额中,47.65%归入电力、银行、证券、白酒和房地产行业。非银行企业平均利润只有23亿美元,是美国113家非银行企业47亿美元的一半。我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上汽2020年销售利润率为2.7%,德国大众为4.0%,日本丰田为8.3%。利润不足影响了企业的科技投入和研发,不利于它们向高端制造业的升级。而且,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一个重要原因是贷款成本高于发达国家,而贷款利息高恰好是中国银行业利润丰厚的来源。因此,需要继续深化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改革,更深层次地脱虚向实,向制造业和其他实体经济倾斜。
二是,造就一大批世界行业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除华为等少数企业外,我国制造业主要行业缺乏世界排头兵。我国汽车制造业领军企业上汽排名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第60位,而丰田和大众分列第九位和第十位。我国最大的半导体芯片企业中芯国际2020年销售额为39亿美元,美国英特尔销售额为779亿美元。规模不足严重制约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反之又制约了它们的做大做强。三星电子预计今后3年将投资2000亿美元以扩大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的业务。台积电也将投资1000亿美元。中芯国际目前已披露的未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为165亿美元。世界最大的数控机床生产商日本发那科无论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远远超过上海、沈阳等领军机床企业。因此,造就一大批高端制造业主要行业的世界领军企业,是一个关键方略。
世界许多领军企业中,又有很多技术来自中小企业,它们中间有大量隐形冠军。2019年世界隐形冠军企业,德国1307家,美国366家,日本220家,中国68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是强大的德国制造技术的基石。我们既要造就一批世界领军大企业,也要造就一大批隐形冠军中小企业。
三是,造就一批世界规模的中国制造业跨国公司。世界制造业领军企业几乎都是全球布局的跨国公司。2020年,我国最大100家企业平均跨国指数(联合国贸发会议依据海外资产、海外营业收入和海外员工所占比重综合计算)为16.1%。其中制造业企业最高的是联想(49.8%)和华为(32%),但大多数企业的这一指数相当低。而世界跨国公司百强的平均跨国指数是58.07%(2019年)。世界制造业领军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跨国指数相当高,美国通用电气、日本丰田、德国大众等都在60%以上。一家企业只有全球布局,并在全球布局中寻找全球供应链的最佳配置,确保最佳资源、最佳人才、最佳市场和最佳营销,才能跻身世界最强。
四是,坚持开放、竞争的政策环境和商业生态环境。毫无疑问,世界前沿技术基础研究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和参与,我们更要举国之力。但对于成果商业化转化后如何发展,应交给企业,交给市场。无论是领军企业还是隐形冠军企业,都应当在激烈的市场公平竞争中产生,而不是靠政府划定或补贴。世界级的中国制造业跨国公司也只能在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中发展和成熟。
应当看到,中国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海外强大的经营能力,是任何企图对华实行封锁或脱钩的美国政客无法战胜的。我们应有充分的信心,毫不动摇地贯彻中央关于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这一重大方针,打开国门,积极吸引世界上一切优秀企业和优秀人才来华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同时积极走出去,到本行业全球供应链中最关键的地方投资。在推进世界自由贸易网络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开展竞争,赢得领先,稳步迈向世界制造业强国。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何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