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诞生“英伟达”?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2021-09-09 21:21

风口已至


“我们现在先不纠结于怎么去取代英伟达,路都是一步一步走的。我觉得首先中国得有国产AI芯片、通用GPU、FPGA等底层算力。只要国内有市场需求,我们一定有很多机会。”华映资本主管合伙人章高男对钛媒体App表示,国内半导体产业风口已至,中国现在切入GPU市场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尤其半导体和下一代AI技术都是中国必须突围的领域。


章高男举了一个例子,金山办公产品虽然逊于微软Office套件,但市场给出1100多亿元市值,背后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必须得有国产office,同样道理也适用于国产的GPU市场。


华映资本是国内最早布局移动互联网和文化产业的私募股权基金之一,近几年To B领域也成为华映资本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目前华映资本在To B领域投资的30余个项目,投资总额超7亿元生态,由技术型投资人章高男负责搭建。在数据中台及底层算力相关领域,华映资本投资布局了壁仞科技、天云大数据,中科海微等项目。


实际上,作为横跨视觉计算和AI计算的通用平台,GPU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东吴证券测算,预计到2027年,GPU领域国产替代的市场空间规模超过341亿美元。除了既有的游戏市场,在工业、医疗、军事航天等方向都有进一步的发挥空间。


今年3月,原商汤科技总裁张文联合创立的通用智能芯片设计商“壁仞科技”完成了B轮融资。2019年9月成立以来,公司总融资额超47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华映资本、中国平安、招商局资本、BAI资本、国盛集团国改基金等,估值已超过100亿元,成长半导体行业势头最为迅猛的“独角兽”企业之一。


除壁仞外,沐曦集成电路、摩尔线程等入局GPU领域的企业也都完成了融资。


8月25日,GPU厂商沐曦集成电路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创始人陈维良、杨建等均来自美国芯片巨头AMD,投资方包括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经纬中国、和利资本、红杉中国、光速中国、国创中鼎、智慧互联产业基金、上海科创基金、联想创投等;而2020年成立的摩尔线程,宣称100天内就完成了两轮数十亿元融资,团队成员主要来自英伟达,投资方包括深创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招商局创投、字节跳动、小马智行、五源资本等。


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壁仞、沐曦、摩尔线程上述三家初创企业是名副其实的“PPT融资造芯”,融资时无一家完成首颗芯片的流片(流水线试生产)。


为何市场投资人愿意对此敞开钱包?数位投资人在接受钛媒体App采访时表示,这些项目能够获得大量资本支持,原因都为投资早期,主要看的还是团队、赛道两部分:AI芯片赛道风口已至,高管团队也均出自“美国芯片三巨头”。


“我觉得需要给这些企业机会和耐心,不可能500个人都在写PPT。制造芯片是一个5年到10年的事情,我们愿意去投的原因,并非是投机或者是忽悠。我认为,投半导体赛道本身风险就高,需要做好长周期的打算,需要有足够强的风险承担能力,这和投资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完全不一样。”上述投资人对钛媒体App表示。


但也有半导体行业投资人指出,上述投资项目本质上还是希望市值撑高,有更高的回报率,尤其“芯片热”环境下,风投机构需要不断在中早期寻找这些GPU、AI芯片企业标的,希望从中赌得一份更高的回报。


此外,在这一波GPU创业浪潮中,创始团队师出“美国芯片三巨头”。例如,天数智芯首席科学家郑金山曾任AMD首席技术专家;沐曦的创始团队主要来自AMD,CEO陈维良曾在AMD担任图形研发高级总监,CTO杨建曾任AMD Fellow(院士);壁仞科技最新上任的联席CEO李新荣,曾任AMD全球副总裁,壁仞科技高级副总裁陈文中也曾在AMD任职。


对此,章高男表示,AMD是GPU领域排名前二的芯片巨头,关于GPU核心研发都在上海,而图形渲染的研发是在美国,企业可以去找AMD和英伟达两家公司高管去沟通,而最终选择的人肯定是半导体行业内的佼佼者。


鄢贵海认为,在细分新兴赛道,凭借需求侧的应用“势能”,中国芯片企业集中优势兵力,立足服务本土企业,突出开发的敏捷性,是有机会在产品定义、方案迭代周期上超越“英伟达”这些芯片巨头。他预计,10年内会出现一批技术领先的国产GPU、DPU企业。


“芯片产业五个环节:设计、制造、封测、材料、EDA五个环节中,与应用最相关的是设计,我们最大的优势又在于应用,所以非常有机会在“设计”这一环节取得突破,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胜利版图。所谓“弯道超车”还是追赶策略,切入面向未来的新赛道并且全力加速才更有可能占据新的战略制高点。希望能在10年内能出现一批技术领先、产品扎实而且富有战略意识的企业。”鄢贵海对钛媒体App表示。


壁仞科技创始人张文表示,对芯片公司的能力要求从产品级提升到系统级和生态级。时间上不超过5年,中国在AI芯片设计领域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准。他强调,超越英伟达,需要重新定义一个产品,以及重新定义一个市场。


中国DPU市场规模,2020-2025年预测,来源:头豹研究院


鄢贵海指出,CPU的性能从5-10年前每年30%的增幅,到三年前大概只有每年不到3%的性能增幅。而网络带宽每年依旧还有35%左右的增长。


以中泰证券为例,当时该公司遇到的挑战是,交易报单合规检查太慢,需要提高交易效率。于是,中科驭数与中泰证券、上交所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了一套极速风控系统解决方案,来加速这一流程。中科驭数相继研发了超低时延智能网卡、数据计算加速卡等多套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面向高带宽、低时延、数据密集型等场景。该公司今年已经实现千万级别的季度营收。中科驭数的下一代DPU芯片预计将于2021年底完成设计,预计可处理高达200G网络带宽数据。


不过,DPU市场虽然火爆,但概念较新,未知更多,投资风险也会更大。


芯启源CEO卢笙指出,目前DPU细分赛道的壁垒还是相对较高的,除了技术壁垒之外,还有市场的壁垒,需要客户不断迭代,尤其是配合开源软件不断升级去适配客户快速变化的软硬件环境。因此VC(风险投资)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先认可赛道,且有足够的耐心。他强调,投资人需要对市场进行不断地观察并调整判断,现在谁也无法预料未来DPU发展前景。


也有媒体认为,当英伟达进入新开辟的CPU和DPU战场,对中国的GPU厂商或许是个利好,尤其英伟达依然花大量精力放在40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商Arm公司的并购交易上,这对新创GPU企业而言,可能是个追赶的时机。


正如章高男对钛媒体App所说,“从逻辑上讲,门槛不高的事情通常稀缺性都不高。(芯片半导体赛道)有些事情是很难的,需要长时间投入,虽然是高风险,但总归得有人去做。这是真正对国家有利的长远投入,其实应该鼓励投资。否则的话,这些需要长时间投入的难事,谁都不去做,你永远上不了台阶。”


章高男强调,虽然风险投资肯定要追求回报,但他认为,在整个资金分配合理情况下,拿出一部分投资半导体赛道的初创企业,不仅有极强的社会意义,更是某种长期价值投资的重要体现。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一键三连



来源:qqtech 腾讯科技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c1NjM3MjY2MA==&mid=2691480340&idx=2&sn=a8c831a52030e3804f242014577efe1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 杨思思
    0
    %E4%BD%A0%E5%90%AC%E8%BF%87%E6%9C%80%E5%AD%A4%E7%8B%AC%E7%9A%84%E8%AF%9D%E6%98%AF%E4%BB%80%E4%B9%88%EF%BC%9F%E2%80%94%E2%80%94%E5%90%8C%E5%AD%A6%EF%BC%8C%E4%BD%9C%E4%B8%9A%E5%B0%B1%E5%89%A9%E4%BD%A0%E6%B2%A1%E4%BA%A4%E4%BA%86%E3%80%82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