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红在做实验。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供图
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人类遭遇各种疾病的机率越来越高。世卫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十大死因中,非传染性疾病占7个。全世界的医药工作者都在孜孜不倦的努力寻找着攻克这些顽症的方法,以期发现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柳红已经在新药研发的路上走了20多年。“做国家事,担国家责,于万千世界找出能治愈疾病的新药是我从事科研的初心,也是毕生追求。”柳红说。
急国家之所急
出生于医学世家的柳红,从小就对配药特别感兴趣,高考志愿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中国药科大学。1999年,她于母校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上海药物所从事新药研发工作。
药物的靶点通常是生物大分子蛋白,新药研究往往通过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与大分子的靶点相作用,调节靶点起到治疗的效果。说得形象点,就是寻找小分子化合物和大分子蛋白之间的“最佳配对”,为一些关键靶点寻找合适的、有成药性的先导化合物。
2020年初,春节将至,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危急时刻,上海药物所迅速响应,成立抗疫攻关团队。自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爆发时,柳红团队一直致力于抗冠状病毒药物研发,具有丰富的抗病毒药物研发经验。她迅速召集课题组成员成立抗疫攻关小组,积极寻找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药物。
由于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底物结合口袋具有高度保守性,研发团队决定采取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策略进行抗新冠肺炎药物研发。不舍昼夜,鏖战数月,攻关小组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一类结构新颖、高效、安全的抗新冠肺炎病毒候选药物。在攻关团队和转化企业的合力推进下,该候选药物于2020年8月获美国FDA批准,并于2021年3月在Frontage临床研究中心启动临床I期试验。
回首研发经历,柳红表示,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从事创新药物研究工作,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科学家应有的“标配”,“出新药、出好药”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是她实践的标准。
柳红认为,上海药物所是国家队,应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人民利益为重。她长期关注禽流感、艾滋病等涉及到国家卫生安全的重大疾病药物的研发,为国家公共卫生安全进行技术储备。抗艾滋病项目成果转化难度大,她不顾风险果断坚持由项目团队继续临床开发。目前,柳红团队开发的抗艾滋病新药塞拉维诺正处于临床I期研究阶段,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应时代趋势创新研发方法
新药研发投入巨大,柳红深谙现实。为了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效率,她和她的团队将传统的药物化学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生物活性筛选方法相结合,针对感染性疾病(艾滋病、禽流感)、炎症、肿瘤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20余个靶标,用于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研究。
如何快速合成得到那些有药物潜力的化合物,用于活性测试和安全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过程。结合实际需要,柳红等发展了系列创新性的高效、环保的有机合成新方法。她表示,依托这些高效的合成方法,不但能快速得到目标分子,还能建立具有优势骨架结构的、化合物数目众多的化合物库,作为资源的储备,可以在将来用于新靶点的活性筛选。
运用这个药物研究模式,柳红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团队针对感染性疾病、炎症、肿瘤以及代谢性疾病等多个疾病领域发现10余个候选新药,7个处于临床研究,获国内外授权专利86项,实现技术转让7项。
“相信未来,这个药物研究模式还将高效地提供更多的疾病候选药物。”对此柳红充满信心。在她看来,一位合格的科研人员,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意识以及对科学锲而不舍的探索、追求,要有一股为科学研究献身的精神、拼劲,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切成绩源于团队的共同努力
今年7月,2021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柳红等10位科技工作者入选。“我是新药设计与发现科研团队中的一员,所有的成绩和荣誉都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柳红说。
与很多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样,柳红也希望能尽快出成果,但新药研发周期长,并不是每一个合成的化合物都能成为上市的新药。在她看来,如何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科研氛围至关重要。
“柳老师总能在平淡的科研工作中发现乐趣,并将欢乐传递给我们。”王江研究员说。
每年年末的时候,柳红就会鼓励和组织学生编排小品、表演合唱等节目,总是能赢得喝彩、掌声不断。“科研是在一次次失败中探索的,而文艺创造却能发挥学生特长,丰富科研生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和团队始终是柳红牵挂和关注的。
做导师20多个年头,柳红桃李满天下,时刻关注教育工作。她心系青少年科普教育,努力提升边远地区的教育水平,参与了多个科普教育课程课件以及科普微视频的制作。“我没做什么,不值一提。”被问起这些,柳红连连摆手。
不忘初心,一心一意做药人。科研上遇到再多的困难,柳红心中也都是充满热情。“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我觉得做科研是非常有意思的工作,这种信念给了我无尽的动力。”柳红说。
作者:卜叶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