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Science评述-激光动力聚变,正接近“点火”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   2021-08-23 14:14

编者按:近日,《科学》杂志记者 Daniel Clery在最新一期Science上发表评述,阐释了国家点火设施的最新聚变冲程,记录了能源产量的重大飞跃。

十多年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激光,开始在微小氢同位素靶丸上释放能量,人们有理由相信,这将很快成为一条通往无限聚变能量的途径。直到现在,国家点火装置 (NIF) 取得了重大飞跃。

上周,激光发射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胡椒粒大小的燃料舱的聚变爆炸,产生的能量是该设施所能达到的能量的八倍:1.35 兆焦耳 (MJ),大约是一辆以 160千米每小时速度行驶的汽车,所产生的动能 。这个数字是触发激光脉冲能量的 70%,非常接近“点火”:产生过量能量的聚变冲程。“经过多年的 3% 点火,这非常令人兴奋,”运营 NIF 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核聚变项目负责人马克赫尔曼说。

NIF的最新报道“证明了少量的能量,内爆少量的质量,就可以得到聚变。罗切斯特大学激光能量学实验室 (LLE) 主任、物理学家迈克尔·坎贝尔 (Michael Campbell) 说。

而现在还为时过早,因为多年的缓慢进展,引发了人们对激光聚变是否具有实际未来的疑问。现在,根据 LLE 首席科学家 Riccardo Betti 的说法,研究人员需要问:“从 NIF 中可以获得的最大融合产量是多少?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聚变为恒星提供动力,迫使小原子核融合成更大的原子核,释放大量能量。由于加入原子核所需的热量和压力,在地球上极其难以实现,聚变继续吸引科学和商业兴趣,因为它承诺提供丰富的能量,对环境影响很小。

然而,在正在研究的许多方法中,没有一种方法产生的能量,超过最初引起反应所需的能量。称为托卡马克的大型圈形反应器,长期以来一直是实现净能量增益的领跑者,使用磁场将超热等离子体,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实现聚变。但法国耗资 250 亿美元的巨大 ITER 项目,预计在未来十年内不会实现,尽管私营核聚变公司承诺会取得更快的进展。

NIF 的方法被称为惯性约束聚变,使用安装在几个美国足球场大小的设施中的巨型激光器产生 192 束光束,这些光束以短暂而强大的脉冲聚焦在目标上——1.9 MJ,持续约 20 纳秒。目的是将尽可能多的能量,注入目标靶丸,这是一个装有氢同位素氘和氚的小球体,安装在铅笔橡皮擦大小的金圆柱体中。金蒸发,产生 X 射线脉冲,使靶丸内爆,将聚变燃料驱动成一个小球,热度和密度足以点燃聚变。理论上,如果这种微小的聚变爆炸,能够以每秒 10 次左右的速度被触发,那么发电厂,就可以从其产生的高速中子中获取能量来发电。

当 NIF 推出时,计算机模型预测很快就会成功,但早期的融合时,每次只产生约 1 千焦耳 (kJ)。为了更好地了解内爆物理,而进行长期努力,到去年为止,可以产生了 100 kJ。主要改进包括平滑燃料盖顶部表面上的微小凸起和凹坑,减小用于喷射燃料的靶丸中孔的尺寸,缩小金圆柱体中的孔,以减少能量逸出,以及延长激光脉冲,保持向内驱动燃料更长时间。NIF 的资助者国家核安全管理局,正在减少专门用于点火的射击次数,转而将其激光用于其他模拟核武器工作的实验。

今年早些时候,将这些改进以各种方式结合起来,NIF 团队生产了数个超过 100 kJ 的冲程,其中包括一个 170kJ。这一结果表明 NIF 最终创造了一种“燃烧等离子体”,其中聚变反应本身,为更多聚变提供热量,这是获得更高产率的关键的失控反应。然后,在 8 月 8 日,一次冲程产生了惊人1.35MJ。“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惊喜,”赫尔曼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范式。”

Herrmann 说,究竟哪些改进产生了最大的影响,哪些组合,将导致未来的收益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开,因为在最新的研究中,有几项同时进行了调整。“这是一个非常非线性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被称为点火:这是一种失控的东西,”他说。但是,“这给了我们更多的鼓励,让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然而,赫尔曼的团队,距离聚变发电厂的思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实验室中,获得聚变真的很难,获得经济的聚变能力更难,”坎贝尔说。“所以,我们都必须要有耐心。” NIF 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库存管理”,确保美国核武器安全可靠。聚变能是副业。但是,达到点火并能够研究和模拟该过程,也将“打开研究的新窗口”,赫尔曼说,因为不受控制的聚变,将为核武器提供动力。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惯性聚变研究中心联合主任、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史蒂文·罗斯说,NIF 的成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这让我感到非常愉快。……感觉像是一个突破。”赫尔曼承认,上周同事发短信说他们从最新记录中,得到了“有趣”的结果后,他开始担心 NIF 的仪器可能有问题。当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时,“我确实打开了一瓶香槟"。

文献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3/6557/841

DOI: 10.1126/science.373.6557.841

本文译自“Science”。

来源:gh_d06fa4463e84 今日新材料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TEzMjE5OQ==&mid=2247495700&idx=5&sn=37d61ba90146c308d79174084adf4947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 杨鹏飞
    0
    %E9%82%A3%E4%BA%9B%E8%83%BD%E8%AE%A9%E4%BD%A0%E5%8F%98%E5%A5%BD%E7%9A%84%E4%BA%8B%EF%BC%8C%E6%9C%80%E5%BC%80%E5%A7%8B%E4%B9%9F%E8%AE%B8%E4%B8%8D%E5%AE%B9%E6%98%93%EF%BC%8C%E4%BD%86%E5%8F%AA%E8%A6%81%E5%9D%9A%E6%8C%81%EF%BC%8C%E5%B0%B1%E8%83%BD%E6%88%90%E9%95%BF%E3%80%82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