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黄河简史》

中国测绘学会  |   2021-08-21 14:39

↑ 点击上方「中国测绘学会

可快速关注我们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不仅是我们波澜壮阔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对黄河的考察必然要集历史地理与人文地理于一体,杨明的《黄河简史》便是如此,2016年初版发行后得到了大量赞誉。开篇的一句“有黄河,家国生生不息”即奠定了全书的基调。“黄河宁,天下平”,黄河五千多年间的变迁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密切相关。《黄河简史》选取的视角颇有深意,系统梳理和介绍了黄河改道、黄河治理的历史,以及黄河治理史中的代表性人物和事件。



【作 者】杨 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月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道出了数千载以来黄河一路向前的变化无常。在杨明的笔下,大历史视野中的黄河是维系民族文化走向的根脉,黄河的多次改道及其治理,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黄河的重生。作者选取了历史的横截面,然后闲庭信步,和盘托出黄河乃至中华民族的历史。这种历史书写在今天看来大有裨益,我们由“自在”的“母亲河”意识升华出一种不言自明的认同自觉,融家国情怀于一体。作者撰写《黄河简史》的目的绝不限于单纯的水文考察。当历史与文化相遇时,文本与历史之间出现了一种张力,读者能清晰感受到史料与主观感知的结合,例如作者在表述治水名臣刘大夏请辞时的感叹,“君子为道义而战,小人为权力而争”,恰是“史者文心”。


书中,作者没有过分纠结于如何解释黄河的历史,而是穿插一些轶事,轻松愉悦地娓娓道来。杨明任职于黄河水利委员会,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唯有大浪淘沙。他以清人胡渭在《禹贡锥指》提出的“五次大改道学说”为框架,对黄河的变迁进行考察。改道最北时,流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时,流经淮河,甚至汇入长江。通过聚焦稳定与变化、秩序与扩张、客观与主观、广延与核心、抽象与具体、科学与人文,《黄河简史》书写了一部壮阔的黄河历史。


《黄河简史》将自然时间的推进和历史事件的阶段性结合起来,展现出一个明晰的坐标,形成了大历史与大学科的视野。作者敏锐地将黄河的奔流不息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联系起来。黄河治理,恰似我们的祖先在披荆斩棘中砥砺前行,以不灭的意志继往开来,可以说,一条河流浓缩着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大格局、大气魄。由此,《黄河简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中华文化的切入点。我们既要做黄河的子孙,又要面对灾难保持决不妥协的精神,这正是黄河为当代人的文化寻根提供的路径。




《黄河简史》也是黄河人的历史。该书将历史意识化整为零,集中表现在治理黄河的历史个体上,他们或清淤疏浚,或固堤束水、束水攻沙,或疏通壅塞……书中的治水名士们临危受命,面对治河的巨大风险和命悬一线的压力,毅然投身于黄河治理,力挽狂澜。他们身上体现出令人钦佩的民族风骨,也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大禹、王景、贾鲁、靳辅、李仪祉、王化云……他们的治水思路与方法一脉相承,传统技术的意义和启迪应得到重视。


杨明敬仰《史记》“纪传体”的述史形式,他主张“通过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描写,让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那个时代的历史”。《黄河简史》一方面以“大历史”的视野为历史叙事提供一个整体性的故事,使具体人物进入历史脉络中自我发声。另一方面,作者以极其细腻的文笔展开写作,例如《市井印象·水城》一章对汴河两岸的描写,可谓出神入化,优美且有质感的文笔填补了历史的“细枝末节”,升华出“文化景观”的阅读体验。


《黄河简史》的展示不囿于时间空间,甚至作者还对自身命运进行直接言说,如同写散文一样,游走于黄河的变化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中。黄河依然是那条“一石水而六斗泥”的母亲河,你将体会到一种时间的承续与空间的蔓延。作为从业者,杨明对于黄河谦卑而恭敬。


当下,我国出版界介绍科技史、河流史的书籍不胜枚举,但《黄河简史》这样耐读、可观并给读者真切体验的作品仍是其中精品。在我看来,作者不仅以强烈的文化意识、历史借鉴进行书写,突出了黄河在今日的时代性关照,还将空间与时间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该书可谓简约而不简单,好似黄河一般拥有力量。


END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作者:祁泽宇(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编辑:张永超

初审:齐   阳

审核:彭震中


来源:csgpc-cssmg 中国测绘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TA2MzYxMg==&mid=2650108120&idx=5&sn=a62cd2f086b7f5647e4a9ae6caecbc83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