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张训毅
新中国钢铁制造技术之所以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钢铁制造技术,除了旧中国失去了世界工业化进程的时机和新中国错过了20世纪下半叶世界钢铁工业两次技术创新高潮机遇的历史原因外,还存在包括思想观念、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现实原因,如在思想上缺乏强烈的技术创新观念,在发展战略上重数量、轻质量、轻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强调走中间适用技术的保险路子。因此,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既是一个不断追赶世界先进钢铁制造技术的进程,又是一个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不断增强创新能力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落后、残破工艺装备,成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追赶的起点。旧中国的钢铁工业,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30多家国民党政府经营的官僚资本钢铁企业;二是492家民族资本经营的10人以上的钢铁企业;三是一批民间土法炼铁制钢的作坊式小微企业。在解放战争中先后没收接管的30多家官僚资本钢铁企业,本来就是一些支离破碎、陈旧落后的烂摊子。到1949年全国规模较大且能够生产的钢铁企业只有19个,勉强能够恢复生产的高炉仅有19座,平炉12座,电炉22座。其中,最大高炉为944立方米,最大平炉为150吨,最大转炉为4吨酸性侧吹转炉,还有几座1吨~4吨的小贝塞麦转炉,最大电炉仅为7吨。
1949年全国共产生铁24.3万吨、钢15.8万吨、钢材14万吨、铁矿石59万吨、焦炭53.6万吨、铁合金0.09万吨、耐火材料7.4万吨、碳素制品0.02万吨;可炼钢种只有100多个,钢材品种仅有200多个。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钢铁工业技术力量极其薄弱,西方帝国主义发达国家又对中国进行封锁,只有苏联政府表示愿意在经济上援助中国,并相继派出大批专家来华,帮助中国钢铁工业恢复生产,开展大规模建新厂的基本建设。
苏联援华改扩建鞍钢、新建武钢和包钢三大工程。鞍钢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在恢复和建设了4座铁矿山、6座焦炉、3座高炉、6座平炉、6套轧钢机的基础上,陆续改建、新建包括10多座大中高炉、20多座大中平炉、1100毫米和1150毫米初轧机在内的主体工艺装备。武钢从苏联的最初设计开始,先后建成高炉4座、大中型平炉7座、1150毫米初轧机等主体设备。包钢也是从苏联的最初设计开始建设的,陆续建成1513立方米、1800立方米高炉各1座,500吨固定式平炉4座,1150毫米初轧机等主体装备。湖南湘潭钢铁厂是“三大五中十八小”里“五中”中唯一的新建厂,其工艺流程仍然是750立方米高炉、平炉、初轧开坯、多火成材。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湘钢的平炉要改造,是拆旧平炉建新平炉,还是拆平炉建转炉,一时争论不休,最后由冶金部决策,拆旧平炉建新平炉,造成湘钢到1999年才淘汰平炉,2000年才取缔模铸。
1958年中苏关系开始恶化,随后苏联停止对华援建项目。此后,我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在一些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了以“十八小”为主的一批中小钢铁厂。马钢车轮轮箍工程原本是苏联援建项目,1960年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协议,并停止对中国出口车轮轮箍。随后,马钢车轮轮箍厂成为中国自行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行建设施工、自力更生建设的钢铁企业。该厂于1961年3月开始筹备,1962年5月开工建设,建炼钢平炉2座和车轮轮箍轧制生产线等设备。1963年11月,该厂轮箍系统建成投产,1964年7月29日轧出中国第一个直径840毫米的整体车轮。在三线建设中,有建平炉的,也有建转炉的,但普遍采用的仍然是钢锭模铸钢和初轧开坯工艺流程。攀枝花钢铁公司是三线建设的最大项目,是由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设备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其第一期建设规模为年产钢150万吨,从1965年开始动工,1970年第一座高炉建成投产,到1974年先后建成矿山、烧结、冶炼系统、初轧开坯和轨梁轧钢厂。
1956年,我国开始了氧气顶吹转炉的实验研发。1962年1月石景山钢铁公司(简称石钢,即现在的首钢)建成了我国第1座1型试验与生产用3吨氧气顶吹转炉。1964年12月我国第1座30公称吨氧气顶吹转炉在石钢投入生产。1957年上海钢铁公司中心实验室设计建成一台试验用的高架75毫米×180毫米立式连铸机;1958年12月,重钢三厂建成一台坑下175毫米×250毫米立式双流连铸机;1960年唐钢150毫米×150毫米立式连铸机投入生产,1964年重钢三厂建成中国第一台1700毫米板坯、方坯两用弧形连铸机,经试验后投入生产。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我国进行了炉外精炼技术的试验、开发、应用;70年代开始了连续轧制的研发应用。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的钢铁制造技术,仍然停留在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水平,落后日本、欧美近30年;企业主要生产设备中,没有一台达到国际水平的,国内先进水平按台套计算也不到5%。1978年,我国有高炉982座、平炉98座、转炉276座,其中氧气顶吹转炉119座。到上世纪70年代末,在氧气顶吹转炉、连铸、连轧等第二代钢铁生产技术上,中国比西欧、日本落后20年以上,比韩国也落后15年以上。
来源:csm_dyh 中国金属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MxMTE3MQ==&mid=2450747117&idx=1&sn=160b5838927dd8445e402bf9e5ba1064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