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院士: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中国科协  |   2021-08-10 14:06

“党需要我把血一次流光我做到,党如果不是要求一次流光,而是一滴一滴慢慢流,一直流尽为止,我也坚决做到。”


摘自黄旭华的《入党志愿书》

黄旭华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当“蓝色巨鲸”奔向大海之际,在场的人无不热血沸腾,46岁的黄旭华更是喜极而泣。

隐姓埋名,荒岛求索,他和同事们让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巍巍中华的辽阔海疆,从此有了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

如今,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已经退役,但身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年逾九旬的黄旭华仍在“服役”。“从一开始参与研制核潜艇,我就知道这将是一辈子的事业。”

那是1958年,一个电话改变了黄旭华的一生。

“电话里只说去北京出差,其他什么也没说。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去了。”从上海到了北京才知道,国家要搞核潜艇。从此,他的一生与党和国家的核潜艇事业紧紧联结在一起。

“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对内部结构更是一无所知,一切全靠摸索。”与黄旭华共事多年的施祖培说,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晚上准备两个馒头,加班加点地干,“头拱地、脚朝天,也要把核潜艇搞出来!”

没有计算机来计算海量核心数据,就抄起算盘和计算尺手工来算。没有先进装备来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就拿起磅秤来称。艰难攻关的岁月里,黄旭华和同事们硬是用最“土”的办法“啃”下了一道道尖端的技术难关,以今人不可想象的方式,在世界核潜艇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1988年4月29日,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数百米深的深潜充满危险,任何一处问题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但为增强参试人员信心,64岁的黄旭华作为总师,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这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核潜艇不断向极限深度下潜。海水挤压着艇体,舱内不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巨大声响,黄旭华沉着应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

“每一秒都惊心动魄!”当核潜艇浮出水面时,现场沸腾了,人们握手、拥抱、泪流满面。中国核潜艇史上首个深潜纪录诞生了。

从1950年4月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黄旭华用一生证明,“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每每受到高度赞誉,黄旭华总是说“不敢接受”。他说,只是“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了一起”。

如今,黄旭华仍然坚持每天8点半到办公室。在他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指挥大合唱的照片。从2006年开始,连续几年所里文艺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都是由他指挥全体职工,高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作者:崔兴毅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6日 01版)


来源:Chinese_Scientists 中国科学家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MzQzMzU3OQ==&mid=2247507857&idx=1&sn=9dcf46cd9e5ae8b86963844a5c6401d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