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救援人员在郑州市京广南路隧道进行排涝作业。图片来源:新华社
文|查志远
树状的结构建筑,满天的飞行车,随手可以唤醒的全息显示,模拟的昼夜、星空……,这是科幻小说《三体》对于未来城市的设想。
无论是科幻小说笔下的未来城市,还是现实社会里的钢筋水泥。随着数字化浪潮迅猛到来,各行各业都加速向“智慧化”转型。
城市自然也不例外。能感知、会思考、会进化、有温度,新型智慧城市正朝着这个方向如火如荼地建设。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水灾,现代大都市会因为一场暴雨而瘫痪,智慧城市反而显得很脆弱。
这就让人想起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到:现代化是什么?现代化能否带来脆弱局面的改观?
城市对“智慧”的追求
随着突如其来的极端降雨迅猛肆虐,城市如何应对突发气象灾害已然成为社会治理的重大问题。
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展开预防和治理,理应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
但是,近来河南等地的极端降雨事件显示,一些“高大上”的技术平台并未能充分发挥期待的功能,未达到公众想象的效果。
以“智慧”形容城市最早源于20 世纪90 年代初在美国举行的一场以“信息技术驱动城市形成可持续性竞争力”为讨论焦点的国际会议。2008 年,IBM 公司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城市智慧化建设的广泛讨论。
2010年,上海作为世博会的主办城市,成功引进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新信息技术并进行本地化应用创新,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在当下,我国100%的副省级城市、87%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已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其实,智慧城市的初衷是解决城市管理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城市信息系统的建设,获取城市实时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地提取城市与社会的动态变化,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效率。
到了2012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各个地方纷纷搭建起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发现交通拥堵规律、地质灾害潜在隐患点以及流行疾病的传播过程。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AI、5G、区块链等智慧技术,也让城市有着更为畅通的信息流,以加速疫情防控的进程。
譬如追溯感染者的活动路径、动态监控疫情数据变迁,无人机排查居民外出情况、测量体温,基于智能地图数据的人流监控与预测、医院线上问诊、数字政务(如复工审批)等。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带来的最直观体验是在交通出行领域。
城市车辆像流水一样连绵不断,来来往往,难免带来拥堵问题。以前,面对道路拥堵,交管部门通过历史数据,提前分析路况,然后通过手机短信等手段,提醒公众绕开拥堵路段。
现在,导航软件掌握实时交通大数据,用户通过导航软件的动态引导,就可以提前判断路况。
所以,不难发现,在城市治理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城市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化。在出行等服务方面,城市的数字化建设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善。
当最强大脑遭遇极限挑战
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问:没有手机,你会怎么样?
在高赞回答当中,有人在怀恋小时候没有手机时跟邻居、同学一起天真玩耍的生活。
不可忽视,在过去的20年中,智能化工具挪移乾坤、重塑心智,不断加速的变革颠覆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
同样,在城市过度追求“智慧”的今天,很多人应该都没有想过一旦“智慧大脑”失灵,城市断电、断网之后,身处高楼的自己该怎么办。
▲7月19日,工作人员在杭州市萧山智慧城市指挥中心进行动态监测。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此次遭遇水灾的郑州,水、电、互联网中断,智慧城市瞬间失灵,城市一度陷入了混乱当中。其实,这类似人的大脑突然失去了供血,思考运转也就随即停止。
实际上,郑州在智慧城市方面也有巨大的投入。在2020年,郑州便完成了城市大脑工程基础平台搭建。但面对这次水灾,除了熟悉的摄像头和各种便于信息传递的常规应用外,智慧系统在这场内涝中并没有什么优秀的表现。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断电是智慧城市在这场水灾中失灵的致命因素。
对硬件来说,如果没有电无异于就成了摆设。一些重要设备一般会有备用电源,暂时性的停电通常可以通过备用电源进行维持。但是对于布满大街小巷的物联网等终端感知设备来说,一般很少有备用电源,一旦遭遇停电就彻底无法工作。
郑州水灾让很多人看到了现代化大都市在断电时遭遇的困局:交通信号灯无法正常工作,整个交通系统陷入瘫痪和混乱;身处地铁之中的乘客陷入困境。通讯基站也因为停电而无法正常运行,导致人们的通讯中断。
其实,对于特大城市而言,在极端条件下的电力供应是城市建设中容易忽视的环节。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是全社会的危机应急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对于可能存在的突然断电,是否有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是关键。
不仅如此,城市在追求“智慧”带来便利的同时,将“人工”全部替代,也使得人本能的一些逃生能力受到限制。
就像当水灾来临,高铁出站口的闸门全部失灵,原本需要刷身份证或车票出站的乘客,只能径直从无法转动的闸口里挤出去。
而当洪水来临,原本既能预警也能救援,既能求助也能精准定位,“会思考”、“会说话”的郑州京广路智慧隧道也失去了“智慧”。
据之前报道,“智慧隧道的运作……智慧大屏能实时监控各隧道内的各种情况,及时发出预警,通知现场人员应急处理”,“如果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火灾、设备故障,智慧大屏会立即感知到事故发生情况,作出预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也会立即通知现场人员前往处理,或疏散车流”。
然而,根据此次在该隧道遇险的逃生者事后的描述,人们并没有真正看到、感受到这些设施中“智慧”元素的作用。如关于智慧隧道的预警功能,多位司机的描述是,“没有收到任何有关道路安全的提示或预警”。
可见,现代科技无论让城市变得怎样具有“智慧”,也比不过人的智慧。
此外,一些智慧城市建设以产品导向为主,往往忽视个体的需求。
▲在国家会展中,观众在参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模型。图片来源:新华社
智慧城市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建设的导向一直是如何使城市更加“智慧”,城市治理更加有效率。然而,产品和技术都是已定的,而购买这种产品的顾客群体和所要迎合的顾客需求却是未定的。
这就很容易忽视城市中老百姓的真实需求,导致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追求效率而忽视安全。
如何诗意地栖居
就像纳西姆在《反脆弱》一书中指出的那样,现代世界的技术性知识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让事态变得更加不可预测了。越是接近自然的,可能越是有能力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越是人造的,可能更加趋近“脆弱”。
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内部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特质:文化、观念、技术创新、经济……这种复原的能力,决定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体与无生命的机械体之间的区别。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能力按照人们的设想,进化得越来越完善。
然而,城市作为一个人造的复杂系统,面对极端气候等事件冲击的时候,可能会不可预测地发生失控的连锁反应,并导致特大事件。
其实,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从以工业立足到“退二进三”(缩小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过渡,必然需要有足够的人文属性作为城市精神的“面相”。
如果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过度推崇科技、强调工具理性、追求生产效率,忽视“人本”属性的话,就很难解决城市治理与“以人为本”之间的矛盾。
今后,智慧城市建设依旧会继续推进。但是,城市发展的归宿,是让更多人诗意地栖居、更好地生活。
来源:新京智库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NzczMDQwOQ==&mid=2247523807&idx=1&sn=42eb5a5924aa3b9aa49681b0b3d2145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