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主席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向世人传递出宏阔高远的文明观。
世界遗产大会聚焦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这两个方面都承载着历史悠长的发展脉络,彰显着人类文明的无限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世界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对中国的55项世界遗产格外珍视。
这是2017年7月11日在厦门鼓浪屿日光岩上拍摄的鼓浪屿景观。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在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他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鼓浪屿申遗成功后,他指示要“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他提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脉,自然遗产涵养着民族的永续发展。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的文明观透射出新发展理念,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动诠释。
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独具魅力。
它们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正如贺信中所说:“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这彰显着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文化自觉与历史担当。
“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
何处去破解历史发展规律?密码深藏于文明的源头。
这是2021年5月18日拍摄的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的原始森林与村落(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千百年来,祖先们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遍布于中华大地的各类遗产,折射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璀璨星光;静默不言的它们,见证着中华民族一次次在磨难中奋起,向未来笃行。
哪里是历史正确方向?答案便在我们的来处。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论断让中华文化展现新的时代风采,让马克思主义焕发新的真理光芒。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习近平总书记用文明的智慧,构建护航“中国号”巨轮的话语体系:
“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
审视当下、照鉴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明观,不是以十年、百年为计,而是以百年、千年为计——复兴不仅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赛道上的赶超,更是一个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度;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更应是一个民族文明观的自信表达。
这是2020年9月10日拍摄的故宫。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G20峰会欢迎宴会,邀外国元首徜徉于北京紫禁城、西安大慈恩寺,习近平主席一次次带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向世界热忱推介中国的“金色名片”。
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文明遗址、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埃及卢克索神庙、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古城、印度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习近平主席以兼容并蓄的胸襟视野,展现中国对其他文明的尊重欣赏,推动不同文明相惜相知。
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这一文明观的应有之义。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明观蕴涵着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思考,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国理念深入人心,托举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来源:“新华视点”微信公众号
来源:gh_c593f21141e2 鹤岗科普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NDUzOTk5Mw==&mid=2247516146&idx=1&sn=7d5ba51b3b571fe239bfad9242411234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