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科技事】为植物续“家谱”的“活词典”—— 吴征镒

广西科协  |   2021-06-23 19:36




前言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截至2020年1月,共有33位杰出科学技术工作者获得该奖。


今年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庆祝科技工作者共同的节日,广西科协公众号将陆续为读者呈现这33位科技人物的风采,展现他们忠于祖国、甘于奉献、勇攀高峰、矢志创新的精神。


题记

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植物事业,彻底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人来命名的历史。他就是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他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基础性、开拓性、前瞻性的重要贡献。


吴征镒,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2008年1月8日,吴征镒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手中接过了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证书。2011年12月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175718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征镒星”。


2013年6月20日,有中国植物“活词典”之誉的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去世,享年97岁。在中国植物学家中,吴征镒是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由吴征镒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就有1766个,涵盖94科334属,其中新属22个。以他为代表的3代中国植物分类学家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人命名的历史。


奉献,这是吴征镒身上彰显出来的值得我们学习的科学精神。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70年,硕果累累,精神永存。


人物评价

1.评价


“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这是吴征镒送给学生的一句教诲,也是他一生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的写照。90岁以后,吴征镒还在忘我地工作。“人生有限,我把在有限的时间里有一分力发一分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这或许可以作为吴征镒对众多评价的回答。而今,老人走了,不走的是他的科学精神。


他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扎根边疆、淡泊名利、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远见卓识,为中国植物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新华网云南频道评)


吴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学术成果,他的学术精神激励了几代科研工作者,我们将继续完成他未竟的事业,让他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副所长吕春朝评)


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吴老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以吴老为榜样,感受他博大胸怀、海纳百川的情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评)


吴征镒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扎根边疆、淡泊名利、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远见卓识,为中国植物科学事业鞠躬尽瘁。他的逝世,使中国科学界失去一位大师,植物学界失去一位巨匠。(中国科学院评)


世界上最杰出的植物学家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植物有着广播知识的真正学者。(美国科学院院士Peter H.Raven评)


长期致力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致力于敏锐的审视人类活动的植物的影响。通过这方面的工作,他取得了造福人类社会的辉煌成就。(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小渊惠三评)


“耄耋之年不老心,痴迷植物寄终身;甘为后者当基石,巨著恢宏盖古今。”一位读者在吴征镒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作诗赞曰。


“穷万里纵观原本山川探索时空变迁轨迹;立宏志深究极命草木创系统演化新理论。”这幅挽联高度总结了吴征镒的一生。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地上的征镒麻、征镒冬青、征镒卫矛,以及天上的吴征镒星,都还在默默守望着他所挚爱的这片土地。


2.所获荣誉


1999年他荣获被称为世界园艺诺贝尔奖的日本花卉绿地博览会纪念协会“考斯莫斯国际奖”,成为世界第7位、亚洲第2位、我国首位获得该奖的学者。


2001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2003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成就奖。


2007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人物简介


吴征镒出生于1916年6月13日,在家中排行老三,从小就非常喜爱植物。他8岁入家塾,念“四书五经”,读《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


1929年,就读江都县中学。初中时的吴征镒最喜欢自然课。生物老师讲第一堂课的时候,拿着一种紫红色的小花,教他们认识什么是花的茎和花瓣、花蕊等。从那个时候开始,吴征镒就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1931年,考入江苏省省立扬州中学。读高中的吴征镒,依然对植物充满了特别的偏爱,而当时的生物老师为了鼓励吴征镒喜爱植物的热情,专门为他采集的标本举办了一个展览。


1937年7月,年仅17岁的吴征镒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开启了他的植物学生涯。


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吴征镒首先接受的是“通才教育”。他遇到朱自清、叶公超、陈桢、萨本栋、高崇熙等著名教授,可谓幸运之至。开始专修植物学之后,他又得到了李继侗、吴韫珍两位大师的指导,获益终生。


1937年,吴征镒从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留校任教。随后,因为时局的变化,他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一路辗转迁移到了云南省昆明市。


1938—1948年,吴征镒整理了中国现代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等从国外带回的所有植物标本照片。


1940—1942年,进入西南联合大学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生物系张景钺教授。


1949年,吴征镒在北京市军管会工作,任高教处副处长,负责接管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12月,奉调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任党组成员兼机关党支部书记。


1950年1—5月,吴征镒随竺可桢副院长赴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考察,调查日、伪、俄留下的科研机构,为筹建东北地区各研究所布局探路;与张玺一道赴青岛考察海洋生物及水生生物科研情况。在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研究所情况的基础上,整顿、合并、新建一批生物学口的研究所。


1950—1956年,吴征镒参加或领导全国各大区资源综合考察,例如,橡胶宜林地考察、中苏热带生物资源考察、华南林业考察及华南热带生物资源考察、华东农业考察等,足迹遍及粤、桂、黔、滇地区,在中国植物区系、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等问题认识上有提升、思路上有新径。


1958年底,吴征镒率领科考队首次在景洪勐龙选点,在大勐龙曼养广龙创建了中国首个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定位站。


1958年,吴征镒年逾不惑,亟思寻一安身立命之地,欲盼有所建树,毅然呈报院领导请调云南省昆明市,得到院领导首育,举家迁往昆明,出任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这是吴征镒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到了云南,吴征镒潜心研究,以了其植物学上的夙愿。


1959年,吴征镒又率领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科技人员和云南大学生物系师生组成的科学考察队,深入西双版纳热带原始森林,进行实地勘察划界工作,创建了大勐龙、勐养等4个热带森林生态保护站,总面积约为517亿平方米。


1964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科学讨论会上,吴征镒宣读《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这是有关植物区系地理及起源的新创见。


1975—1976年,吴征镒两次进藏考察,从滇入藏,过三江峡谷,南至亚东、樟木,经青藏路返回,对西藏高原全貌有实际感触。归来到青岛疗养,其间他处理西藏植物名录,着手编纂《西藏植物志》。


1980年5月,北京青藏高原科学讨论会上吴征镒就以《西藏植物区系的起源及其演化》为题做了发言,阐述了西藏植物区系的性质和特征。


1980—1990年,吴征镒再进东北、内蒙古,上大兴安岭、长白山和千山,加深了对北方植物区系的感性认识。接着是二次入新疆,实睹戈壁荒漠及旱生草甸、草原植被、春雨和夏雨短命植物和原生苹果属自然林。直观天山、阿尔泰云杉植被和其他林带分布。稍后又对华中的梵净山、张家界、天平山、神农架,华西的灌县卧龙、九寨沟、黄龙寺等地,乃至东南的武夷山、天目山、千岛湖等,直至中国台湾,从台北、台中到台南直至最南端海岸(1998),从而完成了国内的植物考察工作。


1983年,吴征镒一行前往英国考察。


1983年,吴征镒发表了题为《太平洋洲际间断分布的意义》(英文)的重要论文,并与王荷生合作完成了《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册)。


1988年,吴征镒代表《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与美国科学院院士彼得·雷文博士签订了《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 Flora of China,吴征镒任中方主编。


1990年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下,吴征镒组织了“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大课题,并在第15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宣读了题为《东南亚植物区系的特征和界限》的论文,对世界植物区系分系统有所突破。


1999年8月,吴征镒给朱镕基总理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建议:“十分有必要尽快建立云南野生种质资源库,对其中有近期开发价值的野生种质资源进行遗传背景的分析研究,提取 DNA进行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


2006年,90岁高龄的吴征镒率领学生着手整理研究中国清朝著名的植物学专著《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开启了中国植物考据学研究的新篇。


2007年,他在91岁高龄的时候应邀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吴征镒凭借数十年积累列出了1300多种有价值的参考书目。他还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对史籍中提到的各种植物进行正本清源,并一一标注拉丁文学名。


2008年,他提出了“东亚植物区”的概念,认为是最古老的植物区;还提出了被子植物起源“多系一多期一多域”的理论。


2013年6月20日凌晨1点31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7岁。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精神》丛书

编辑丨周游 陈美静

初审丨黄祥豪

终审丨韦旭

来源:gh_8e27a64ecae7 广西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TkxMjk5NA==&mid=2247503249&idx=5&sn=9879d4eb4ee18e3c7db310ca5170c2c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