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秉承桥梁和纽带职责和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宗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北京科技周期间,开展了“院士专家讲科学”活动,邀请5位院士为广大青少年带来5场科学思维讲座,启迪他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受邀参加活动的两院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吴岳良、袁亚湘、郑志明,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通过讲座与交流,这些学界泰斗不仅让青少年听众领略了数学、量子科学等科学之美,一睹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之炫,更激发他们燃起探索之志,开启科学之思。
魏辅文院士讲座现场
魏辅文院士与学生亲切交谈
“什么是第五次大灭绝?”“发现大熊猫滚马粪的科学价值在哪儿?”5月22日的北京科学中心热闹非凡,中科院院士魏辅文为来自海淀区民族小学等学校的百余名大小听众带来一场关于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动讲座,陪他们度过这个意义非凡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袁亚湘院士讲座现场
在北京一零一中,袁亚湘院士的讲座妙趣横生。他时而用“轻松开两结”等小魔术展示纽结的神奇效应,时而用同学们常玩的游戏来阐述它们背后蕴含的数学原理。整场讲座紧扣“好玩的数学”这一主题,告诉同学们只有感受到数学的“好玩”,才能真正把数学“玩好”。
另外三场讲座同样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吴岳良院士娓娓道来,为农科附小同学们讲述了“量子科学的发展史”;郑志明院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一学生带来“人工智能技术与发展”,解读最前沿的学科发展方向;金涌院士则与西苑小学的同学们交流“从诺贝尔奖谈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他们从小培养树立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
“学生们对这些高水平的科学家讲座非常感兴趣,大家在听讲座前都积极预习准备、查阅文献,提前了解相关知识。”海淀区民族小学科学教师关越表示,讲座对学生们提高科学素质、养成科学思维习惯,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有极大的帮助。
郑志明院士讲座现场
金涌院士讲座现场
吴岳良院士讲座现场
与科学家面对面,让青少年们也兴奋不已。北京一零一中的赵之煊同学说:“我一直梦想从事数学研究,袁院士的讲座给了我思维方向上的指导。我以后将在做题时更注重对自己科学思维的培养。并且像袁院士说的那样‘自己给自己出题’,培养自己对数学的兴趣。袁院士的这些话,让我深受启发。”农科附小五年级的索愉承、程彦霖、孙语宸等同学都做了详细的笔记,他们开心地说道:“量子力学很有意思,回去以后还要买些物理书来看,同时吴院士以科学家故事为例提到的举一反三,提高自主学习的内容更是让我们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去做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一学生葛海鑫谈到:“探索科学奥秘,攀登科学高峰,需要掌握坚实的现代科学基础。这次与院士面对面交流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金涌院士与学生交流
农科附小学生笔记
袁亚湘院士与一零一中学生合影
吴岳良院士与农科院附小学生合影
金涌院士与西苑小学学生合影
“2021北京科技周特别活动·院士讲堂”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北京科学中心、北京科技报社等单位承办,旨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一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