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蚯蚓粪施用量对黄土区典型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   2021-05-19 17:00



《农业工程学报》2021年第37卷第3期刊载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等单位李彦霈、邵明安与王娇的论文——“蚯蚓粪施用量对黄土区典型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号:XDA23070202)资助。


引文信息:李彦霈,邵明安,王娇.蚯蚓粪施用量对黄土区典型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21,37(3):90-98.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为探究蚯蚓粪施用量对黄土区典型土壤团聚体及其结合碳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土柱培养试验,研究了黄绵土(CS)、黑垆土(DS)和风沙土(AS)团聚体和有机碳的数量及稳定性对不同蚯蚓粪施用量(0、1%、3%和5%)的响应。

结果与结论:

结果表明,施用蚯蚓粪后粒径不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在CS和DS中降低了9.2%~24.7%和7.0%~21.3%;AS中在3%和5%用量条件下减少了25.9%~34.0%。3%用量蚯蚓粪对CS、DS和AS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和粒径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提高有显著作用,但用量增加至5%后效果未进一步改善。施用1%~5%用量蚯蚓粪可使土壤有机碳增加17.9%~66.9%,同时也提高了各级团聚体结合碳含量。施用蚯蚓粪后,不大于0.25 mm团聚体对总有机碳贡献率在CS和DS中降低了21.4%~41.1%和15.7%~20.4%,3%和5%用量处理间没有差异。各级团聚体中易氧化碳含量随蚯蚓粪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综合考虑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对蚯蚓粪施用量的响应可知,3%用量蚯蚓粪即可有效提升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稳定性。研究可为合理利用蚯蚓粪对黄土区土壤结构进行改良提供依据。

本文由丨《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丨精编发布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转载、投稿、咨询

邮箱:tcsae@tcsae.org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查询/获取更多信息

公众号内回复【0318】收看“科技论文质量提升系列活动(一):英文科技论文撰写和审阅交流”

公众号内回复【招聘】加入《农业工程学报》和IJABE编辑部



»» 点击  阅读原文  获取全文

来源:gh_c45100f8f9c0 农业工程学报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U1MzcwNQ==&mid=2653002051&idx=3&sn=a2c306cdc7b3d6bcfcfded10e235b935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