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出新型高效聚酰胺复合膜

中国科学报  |   2021-05-13 09:58

开发出新型高效聚酰胺复合膜.jpg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江河清带领的膜分离与催化研究组开发出分离层厚度为145纳米,且具有特殊纳米条纹“图灵”结构的聚酰胺复合膜。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

膜分离技术因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海水淡化及二氧化碳捕获领域应用广泛。界面聚合法制备的聚酰胺复合膜因制膜过程简单、成本低廉而备受关注。聚酰胺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及微结构对其分离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聚酰胺复合膜的界面聚合过程受扩散控制。然而,目前缺乏对单体扩散的控制策略,使分离层厚度及微结构难以有效调控。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研究后发现,在多孔基底表面引入氧化石墨烯作为过渡层,可以调控界面聚合过程和聚酰胺活性层微结构,开发出结构均匀且致密的聚酰胺复合膜,该复合膜在正渗透过程中呈现出较高的渗透性和分离选择性。

近日,该研究组将纳米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引入界面聚合的前驱液有机胺水相中,利用MOF与有机胺单体的相互作用,控制有机胺单体在水相中的扩散速率和水相—油相界面聚合过程,进而调控聚酰胺分离层的厚度及表面结构,开发出分离层厚度为145纳米、具有特殊纳米条纹“图灵”结构的聚酰胺复合膜。该复合膜的二氧化碳/甲烷分离因子达到58,二氧化碳渗透率为27GPU,有望用于二氧化碳捕获及沼气纯化领域。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1c03737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5/362567.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卞勤
    0
    科创平台,帮我学习,助我成长。
  • 候美英
    0
    感谢科界平台,使我开阔眼界、获取新知,拓宽视野。
  • 卞勤
    0
    科创平台,帮我学习,助我成长。
  • 高杨
    0
    科界是很好的APP,使我学习,使我进步,感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聚科技力量
  • 刘浩
    0
    科界是个很好的APP,使我学习,使我进步,感谢
  • 王惠琴
    0
    减肥不但是减重,更重要的是减少脂肪,增加肌肉。凡事只要我们认真做了,只要我们今天做得比昨天好,我们就应该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掌加油!
  • 钱华丽
    0
    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思想,普及科学知识
  • 何正花
    0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 毛美英
    0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提升医护人员培养质量与规模,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提高到3.8人。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护士的浓厚氛围,尊重支持他们,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这是对护士最好的致敬。
  • 王军
    0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