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中华草全貌 王鑫供图
近日,《远古世界》报道了在早白垩世(1.25亿年前)的中国义县组地层发现的整株保存的单子叶植物——宁城中华草。这是截至目前全球最早的可靠的单子叶植物化石记录。
“这一发现不仅增加了义县组被子植物的多样性,而且似乎再一次向人们暗示,义县组所处的早白垩世不太可能是被子植物真正的起源时代,也许被子植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侏罗纪甚至更久远的时代。”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说。
被子植物是当代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部分粮食作物,例如小麦、水稻、高粱、谷子,在植物分类学中都属于被子植物的一个大类群——单子叶植物。但是,植物学家对被子植物(尤其是单子叶植物)的起源和历史了解甚少。
宁城中华草化石保存于灰白色薄层细砂岩中,大约26厘米长、5厘米宽。据介绍,宁城中华草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植株保存的,包括根、茎、叶、花各个器官。这种独特的保存方式减少了人为拼接造成错误的可能,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通过对比研究,研究者发现宁城中华草的叶脉和叶鞘与单子叶植物的可比性很强,这一结论进一步得到了分支分类学分析的支持。
按照现在人们对被子植物系统学的认识,单子叶植物是相对较进化的植物类群。此前关于这个类群的化石记录不多,因此对其起源和演化的认识有限。专家表示,在1.25亿年前的义县组地层中发现这么完整的单子叶植物,实属罕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palwor.2020.03.008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3/361216.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