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李毅组综述植物激素介导的植物-病毒相互作用机制

iPlants  |   2021-03-03 08:08

来源:iPlants

植物病毒是威胁植物健康及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在植物寄主与病毒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病毒能够利用多种策略改变宿主的细胞环境,从而更有利于自身复制和传播。为了应对病毒的侵染,植物也建立了多种防御机制。激素是一类内源性小分子物质,主要包括生长素(Auxin)、细胞分裂素(CKs)、赤霉素(GAs)、水杨酸(SA)、茉莉酸(JA)、乙烯(ET)、脱落酸(ABA)和油菜素内酯(BRs)。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的多种生长发育过程,如细胞的分裂与伸长,组织与器官分化,开花与结实,成熟与衰老,以及应对外界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在不同的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精细调控植物响应外界胁迫反应。

wt_a72342021030024923_307aeb.jpg

植物激素相互协同或拮抗调控病毒-寄主相互作用

北京大学李毅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水稻病毒致病与水稻抗病毒机制相关研究,近年来聚焦赤霉素,生长素,茉莉酸等介导的水稻矮缩病毒(RDV),水稻条纹病毒(RSV)致病与水稻抗病毒机制,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eLife,Nature Plants,PNAS, PLOS Pathogens,Molecular Plant,Cell Host and Microbe等重要刊物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近期,该团队在PLOSs Pathogens发表论题为“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plays between host hormones and plant viral infections”的综述论文,系统的综述了国内外同行及该团队在植物激素介导的病毒-寄主植物相互作用机制领域的最新进展,提出了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总结了植物激素测定方法及响应病毒侵染的标志性基因表达,为后续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植物激素在调控病毒-寄主植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福建农林大学赵珊珊副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李毅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转基因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研究组介绍

wt_a72342021030024923_3b3e8c.jpg

李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首席科学家,农业部行业公益专项首席专家,科技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优秀博士后(国家人事部),茅以升青年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实验室研究领域:

病毒与植物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病毒侵染对宿主发育的影响和致病机制;植物宿主对病毒的防御机制与病毒的反防御机制;病毒与传播介体昆虫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介体传播病毒机制;病毒对昆虫介体免疫系统的干扰和介体的抗病毒免疫机制。

wt_a12302210304024924_4221d8.jpg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zNzczODE4Mg==&mid=2247510244&idx=5&sn=2551587e90172c5025194430ac8a83e5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卞勤
    0
    科界这个平台,帮我学习,助我成长!
  • 宋昌海
    0
    平衡功能失调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