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鹤岗科普
1
我国首套车载等离子体医废处置系统通过原理验证
▲ 等离子体气化炉内处理场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供图)
3月1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由该院11所研制的我国首套车载等离子体医废处置系统,近日顺利通过原理验证。
据悉,该系统采用目前全世界废物处置领域最先进的等离子体气化熔融工艺,实现了对医疗废弃物、涉疫生物体的移动式快速无害化、清洁零排放处理,为处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空白。
——《科技日报》
2
非激素类男性避孕药研究获重大突破
从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广东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获悉,该院的国家卫生健康委男性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唐运革/秦卫兵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团队,发现植物雷公藤中的内酯酮可作为男性非激素类避孕药,在非激素类男性避孕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中国科学报》
3
我国科学家掌握抗胆碱药物生物制造核心技术
3月2日从西南大学获悉,我国科学家日前在抗胆碱基本药物莨菪碱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发现了莨菪碱脱氢酶,并揭示其合成莨菪碱的催化机制,并利用其提高了药用植物颠茄中莨菪碱产量。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已由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学会·催化》发表。
据论文通讯作者、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廖志华介绍,茄科药用植物是商业化生产莨菪碱的唯一来源,其在植物中含量很低,导致莨菪碱产量十分有限而市场价格很高,对需要莨菪碱及其相关药物治疗的病人形成较重负担。由于化学合成莨菪碱成本太高而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因此采用生物制造方法降低莨菪碱生产成本就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科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科技日报》
4
超大质量黑洞可由暗物质直接形成
▲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撰文,提出超大质量黑洞可由暗物质形成的新机制——超大质量黑洞可由位于星系中央稠密区域的暗物质直接形成,而非传统认为的那样由普通物质形成。这一研究结果对揭示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原因,以及早期宇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网
5
最新研究称,地球大气10亿年后或回到贫氧、富甲烷状态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地球的富氧大气在约10亿年后或将回到一种贫氧、富甲烷的状态。
该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氧含量在宜居星球并非永远不变,这对人类在其他类地行星上寻找生命具有启示意义。
——中国新闻网
6
尼安德特人听力跟你没两样
▲ 研究人员建立了古人耳部3D模型。图片来源:Conde-Valverde团队
也许,远古人类已经拥有了跟我们差不多的听觉。
近日,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断层(CT)扫描和尼安德特人外中耳的听力生物工程模型发现,尼安德特人曾拥有和人类差不多的听力和言语能力。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生态与演化》。
由于缺少文字和声音记录,我们对已灭绝古人类的语言能力存在很大的认知空白。虽然,科学家已经对早期古人类和更新世中期的猿人的听觉能力进行了研究,但对尼安德特人的听觉能力却知之甚少。不过,对他们的耳部模型进行重建和测试提供了一种认知途径。近期有研究显示,早期古人类的言语和听力并不如现代人的复杂。
——《中国科学报》
转自:今日科协
公众科普 科学传播
鹤岗市科协官方微信科普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来源:gh_c593f21141e2 鹤岗科普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NDUzOTk5Mw==&mid=2247506816&idx=4&sn=eb52f30c96684571ecc034e2dfecaa59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