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绵羊胎儿肠道已定植活性微生物组

中国科学报  |   2021-03-02 11:26

wt_a3236b0353.jpg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首次揭示绵羊胎儿出生前就已经存在有活性的肠道微生物,并确定了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组成。该结果不仅是反刍动物生理研究的突破,也是在哺乳动物上的首次发现。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肠道》。

该团队研究员刁其玉介绍,胃肠道微生物是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饲草料、建立免疫系统、促进生长发育的保障。人们一直在探索微生物何时在消化道中定植、来自哪里、组成如何,普遍认为哺乳动物胎儿是无菌的,胎儿肠道内的微生物是在分娩过程中定植的,然而该研究结果给予了新的认识。

该团队博士毕研亮等利用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和代谢组等多组学方法,以足月即将分娩的羔羊胎儿为试验对象,无菌采集脐带血和盲肠食糜样品,检测其微生物及代谢产物。

结果证实,在出生前羔羊的肠道中已经定植了活性微生物组。研究发现,绵羊胎儿肠道中微生物组具有低多样性和低生物量的特征,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细菌为主。

通过代谢组学分析,研究人员在绵羊胎儿肠道中检测到了微生物特异性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脱氧野尻霉素、丝裂霉素和妥布霉素等,确证了这些微生物具有代谢活性。

这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供了直接证据,证明了羔羊出生前的肠道中存在有活性的微生物组,为胎儿肠道微生物定植始于子宫提供了依据,对于通过调控早期宿主—微生物互作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和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

http://dx.doi.org/10.1136/gutjnl-2020-320951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3/360999.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王海梅
    0
    感谢科界这个平台,让我学到了很多科普知识,受益匪浅
  • 谢明华
    0
    丁磊提出搭建数字文旅合作服务平台、打造一批“沉浸式旅游”范本项目、多举措刺激消费等建议,把数字文旅打造为疫后内循环新增长点。
  • 谢明华
    0
    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应成为人人标配
  • 王方
    0
    感谢有这么好的平台,通过学习增长我的知识,促进我们进步,见证并参与全面小康的实现
  • 郑璐
    0
    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回归自然,回归文明
  • 宋昌海
    0
    平衡功能失调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
  • 何正花
    0
    科界是个好APP,使我学习,使我进步,感谢!
  • 王军
    0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 廉保友
    0
    难以抗拒科技的魅力无止境!中国芯!
  • 霍岩
    0
    科界是很好平台,让我学习,使我快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