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建闸(或坝)是否合理?建后对水量调度、候鸟栖息地与食物链、水生生物迁徙、水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又将如何?2021年1月16日,中国绿发会研究室组织了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多位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水利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多利益相关方,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召开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建闸)工程讨论会”。以下是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韩剑桥副研究员的观点分享:
科学评估,权衡利弊,持续发展
非常感谢中国绿发会的邀请,我个人从事的是水库下游的河道演变研究,今天主要是来向大家学习。刚才王浩院士和几位老师把鄱阳湖建闸的背景、优势和劣势说的很清楚,我受益匪浅。我个人觉得今天重在讨论,还不宜作“挺建派”和“反建派”的区分。我们还需要多做研究,弄清楚鄱阳湖干旱的原因,建闸与否都需要给出让社会公众信服的科学证据:
一、系统揭示鄱阳湖干旱的原因是建闸与否的关键
鄱阳湖干旱问题是建闸的基本出发点。首先,我们需要科学认识三峡水库运用对鄱阳湖的影响程度。从观测资料来看,三峡水库运用后,汉口水文站同流量下的枯水位下降1m多,这种变化势必在同等干流流量条件下增加鄱阳湖的出流。另外三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蓄水期会减小干流流量,也会影响到干流水位变化。但是,长江干流水位下降仅是三峡水库运用引起的吗?河道自身的规律是否也在起作用。在三峡水库蓄水前河道就处于冲淤交替的状态;蓄水以来,上游螺山水文站的枯水位变化不大,而下游汉口站的水位却在下降,这不符合一般的水库下游沿程冲刷的特征,这是为什么?此外,宜昌水文站的年均径流量是汉口水文站的大约一半多一点,也就是说三峡水库能调蓄的只有宜昌水文站以上径流过程,对鄱阳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在没有明确原因前,长江干流水位下降的原因不能全部算在三峡水库的影响上。三峡水库会对长江干流水位会有影响,但其程度还需要科学评估。
其次,流域水文周期和湖区人类活动对干旱的影响需要科学认识。从长江干流来看,近20年来径流量相比之前少了大概10%,这可能是与水文周期所相关。我对鄱阳湖没有研究,鄱阳湖内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刚才有专家提到入湖河流上有一些的水库,这些水库蓄水的影响有多少?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农业用水又是怎么样的?地下水下降是不是引起湖区水位下降?
这些原因,有关方面应该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可以向社会公布,弄清楚鄱阳湖干旱的原因,建闸的需求就更加明确,社会上也会更多理解。
二、是否建闸需要综合权衡利弊,从可持续的角度评估
水利工程是否修建要看能否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时间尺度上去考量我们的需求,因为人类的需求在变,也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是否正确。我举一个例子,上世纪以来,我们为了多生产粮食,在耕地上大量使用了化肥。目前土壤板结、面源污染的危害也比较严重,于是我们开始研发其它提升地力的技术。这能说我们用化肥错了吗?当然不能。它在过去的某个阶段解决了我们的生存问题。所以,建闸是否是必要的,要从我们的需求出发,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建闸后能维持鄱阳湖的水位、同时会破坏生态环境,我觉得这是公认的。之所以产生分歧在于我们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算好这些账,如果建闸的优点远远大于缺点,并且未来的生态破坏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为什么不去发挥水利工程的优势呢?如果优点不明显或者可以用其它方式取代,而生态环境也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那我们也会自食恶果。总之,对于是否建闸,要在系统揭示鄱阳湖干旱原因的基础上,权衡利弊,以工程、生态等的可持续发展来选择工程与否。
我个人对鄱阳湖的研究有限,对已有成果的整理也有限。希望工程界、科学家加强研究,我们通过研究或已有成果的梳理,把鄱阳湖干旱的原因弄清楚,把这些结果向社会公开化,向大家展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更需要明确怎么趋利避害。
整理/Talina 审/韩剑桥 编/sakura
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原文链接: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15387.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