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系统古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俊、博士陈建业的最新成果。研究论文报道了一件产自内蒙古包头晚二叠世(~2.52亿年前)的爬行型类不完整骨架,被命名为匈奴老挝鳄(Laosuchus hun),目前归入迟滞鳄类。
迟滞鳄类是一类分类位置尚未完全确定的早期四足类。一般体长可到一米多,头部形态与鳄鱼有些相似,典型的特征是身体背部脊椎上的甲片及球形的间椎体。根据甲片形态等可以区分出迟滞鳄科及毕氏螈科。根据侧线系统、头骨形态等推测有些种类如鳄类一样生活在水中。这个类群最早的化石记录来自于中国甘肃玉门的大山口动物群,它们经历了二叠纪末期的大灭绝事件,已知最晚的类群延续到三叠纪晚期。
化石发现于2010年,在野外头骨的顶面已风化暴露过半,标本修理工作于2011年完成。标本的头骨扁圆、顶面布满纹饰,大小也与俄罗斯的兰炭鳄(Lanthanosuchus) 相似,最初被当作是副爬行类。然而,经过研究人员的仔细观察,发现新标本与副爬行类有较大区别,尤其是头骨没有颞孔,鼻孔在两侧。其下颌与我国甘肃玉门发现的迟滞鳄类走廊泰齿螈相似,但新标本却没有迟滞鳄类典型的甲片及间椎体,肩胛骨形态也与已知的迟滞鳄类差异很大。这使研究人员对新标本的进化分类位置很迷惑。老挝在20世纪90年代,发现了一些同时期的四足动物。2018年,一个新的迟滞鳄被命名为那呷老挝鳄(Laosuchus naga)。这个类群与当时正在研究的大青山材料相似。新的研究文章将大青山的材料归入老挝鳄属,但对于老挝鳄是否能归入迟滞鳄类尚且存疑。
论文梳理了迟滞鳄类的系统关系,但由于本类群大多数属种只有甲片保存下来,有头骨保存的属种寥寥无几,有头后骨骼的仅有少数属种。时代最老的迟滞鳄未能提供太多解剖信息,因而需要更完整的化石及更多的研究工作来解决这个类群的分类问题。
不管其分类位置如何,在大青山发现的老挝鳄增加了二叠纪晚期华北与老挝四足动物群的相似性,印证了科研人员此前提出的老挝四足动物由华北迁徙而去的假说,这暗示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东南亚在二叠纪末期存在陆地连接。
匈奴老挝鳄化石标本
来源:中国科学院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2102/t20210223_4778542.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