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人才项目”,你知道哪些?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17-07-06 14:35

吸引海外人才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壮大本国人才队伍的通行做法,也是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本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一条捷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多。以留学人才为主体的海外人才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留学回国人员在国家建设的不同时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各方面优秀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广阔舞台,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寻求大发展也将成为新的趋势。中国政府从2008年起,提出要统筹资源、完善政策、健全机制,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多个人才计划,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或来华创新创业。



1
中组部“千人计划 ” 


“千人计划”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简称。“千人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需求,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有重点、分层次地引进、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千人计划由八个子项目组成: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创业人才项目、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青年项目、外专项目、文化艺术人才项目、新疆西藏项目。项目详细信息请登录:


支持政策:为入选专家授予国家特聘专家称号,提供和国外基本相当的工作条件,给予相应薪酬待遇,并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保险、住房、税收、配偶安置、薪酬、子女入学等9个方面予以支持。

  

中央财政给予入选专家每人50万或100万一次性生活补助,给予青年项目每人100万-300万、外专项目每人300万-500万科研经费。



2
中组部、人社部“万人计划 ” 


2012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万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是“千人计划”并行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总体目标是用10年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杰出人才:计划支持100名,每年遴选一批,具体标准为:研究方向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基础学科、基础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的潜力,重视遴选中青年杰出人才。第二层次领军人才:为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计划支持8000名,每年遴选一批,主要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第三层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支持2000名,每年遴选一批,35周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3
中科院“百人计划” 


“百人计划”是1994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的一项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朱日祥、曹健林、卢柯等14人成为1994年首批支持对象。该项目原计划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以每人200万元的资助力度从国外吸引并培养百余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二十多年来,“百人计划”为中国科学凝聚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从海外引进的杰出青年人才上千位。



4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主要宗旨在于通过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实施,延揽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参与我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并在若干年内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大大提高我国高校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特聘教授、青年学者和讲座教授项目,每年支持高校聘任150名特聘教授、申请时申请人年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科类不超过55周岁,特聘教授聘期为5年。每年支持高校遴选200名左右青年学者,申请时申请人年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不超过38周岁,人文社科类不超过45周岁,聘期3年。每年支持高校遴选50名讲座教授;在海外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教授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学术造诣高深,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成就,每年在国内受聘高校工作2个月以上,讲座教授聘期为3年。



5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 


为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创新平台的投资效益,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提升高等学校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教育部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支持一批优秀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一般应以国家实验室或近五年内经过国家评估且结果为优良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业绩优秀的国家或教育部工程化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创新团队带头人一般应为在本校科研教学第一线全职工作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等中青年专家。



6
教育部“教学名师” 


申报教学名师的普通本科院校人选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近6学年主讲课程的平均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96学时/学年,其中每学年必须为本科生主讲一门课程。应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培养优秀青少年有突出贡献,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创新,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在教育领域和全社会享有较高声望。现任校级领导不能申报。



7
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从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的选拔培养4000名左右“工程”国家级人选,重点选拔培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能引领和支撑国家重大科技、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


对“工程”地方部门人选再选拔30000名左右,重点选拔培养在各学术技术领域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中青年领军后备人才。申请人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50周岁以下,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或哲学社科;优先推荐: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重点资助项目、科研课题主要负责人,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科技计划和工程项目等主要负责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与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各地各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相互协调衔接,形成分层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体系。



8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支持项目包括两类:一是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方向符合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或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申请人当年不超过45周岁,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人选为海外引进人才的,须已回国工作两年以上,并保证在今后5年内每年在国内工作9个月以上。二是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申请当年不超过50周岁,并同时符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其他基本条件。团队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不超过15人,可跨单位协作。研究方向符合国家、行业重点发展需求。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或重点工程的重点研发任务,有明确的研发目标和发展规划。



9
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简称“111基地”)建设项目的形式实施,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形成国际化学术团队,开展高水平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高质量学术交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科,提升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111计划”于2006年启动,随着科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到新境界。根据形势需要,为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和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和管理,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重新制定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


“111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需求,结合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以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研究机构或世界一流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名海外顶级学术专家以及一大批学术骨干,与国内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相互融合,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重点建设100个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努力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提高大学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以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111计划”引智基地的建设周期为5年,每年度支持经费不低于180万元。该项目原遴选范围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国务院侨办、中科院等所属“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中央部属高校,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地方高等院校开放。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