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热评 | 从“十三五”数据看生态环境保护变化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2021-02-04 05:48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十三五”收官,生态环境保护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从这样一组数据中,能够看到生态环境的变化到底有多大: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7%。在“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这一比例仅为78.8%,5年上升8.2个百分点。在水环境方面,2020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83.4%,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0.6%,2016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67.8%和8.6%。好水比例上升15.6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下降8个百分点,这一升一降正是碧水保卫战成果的生动展示。


雾霾曾经是很多人记忆中的痛,也就是从那时起,PM2.5变得家喻户晓,朋友圈开始流行晒蓝天。2013年,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评价,全国仅海口、舟山和拉萨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同样在2013年,北京PM2.5年平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调侃北京雾霾的段子一度在网上非常流行。而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北京的PM2.5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首次实现“30+”,创下了自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不仅是北京,过去5年中,全国空气质量改善有目共睹,蓝天白云成为朋友圈的常客。


“十三五”时期,水环境的变化同样令人欣喜。从2018年开始,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每年上升超过3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家门口的黑臭河没有了,饮用水安全得到了保障。更值得关注的是,长江流域、渤海入海河流劣Ⅴ类国控断面全部消劣,长江干流历史性地实现全Ⅱ类水体,江豚追逐游弋的画面重现。


总体上看,“十三五”这5年是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5年。过去5年的实践为“十四五”划下新的起跑线,也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保护与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只有切实转变理念,才能从源头杜绝污染。这就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是不发展,而是抛弃落后的发展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治沉疴,需要下猛药。在强化末端治理、过程治理的同时,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以水污染治理为例,水里的问题,根子在岸上。造成水污染的因素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生活垃圾倾倒,工业固废堆存,环保基础设施缺乏等,只有系统施策,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在具体治污实践中,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注重区域协作。查问题,找对策,坚持“一地一策”“一厂一策”,不搞“齐步走”“撒大网”。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构建源头预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这就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增强对生态文明建设“靠前指挥”的意识,亲自谋划、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议题,把任务抓在手上、责任扛在肩上,确保生态环保要求落到实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要求更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更低。诸如家门口的臭水河、马路旁的垃圾堆、城镇村庄周边的“散乱污”,日积月累,都会成为影响百姓生活、掣肘地方发展的顽疾。真正了解了百姓的苦,才能坚定治理的决心,蹚出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新路。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就是环保人努力的方向。要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放眼“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宽、要求更高。这就要求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来源:中国环境报

图片来源:参与聚光杯

编辑:秦超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

来源:cses-5A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QyNjUwOQ==&mid=2649831797&idx=8&sn=f19f0de1008b94de08608a33065702ce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