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进展

中华护理学会  |   2021-01-29 19:00

来源:中卫护研院

摘要:

在我国老龄化问题严峻的背景下,医养结合作为把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已成为我国应对养老问题的重要选择。虽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在我国还处于初步阶段,但是有不少学者已经做了一些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笔者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了一些梳理,希望给研究者们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综述



      2013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医养结合是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增进国民福祉的重要举措[1]。通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双方的资源交流以满足老年人口的养老及医疗需求,这一模式可对我国当前的养老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创新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这一任务迫在眉睫


1、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1.1

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出生率的降低,中国已在21世纪全面迈入了人口老龄社会。老年人口的特征是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5亿,呈现的特征是基数大、增速快,同时伴随着高龄化、空巢化和家庭类型多样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照护能力都趋向弱化,因此这给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就医保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2

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弱化

由于计划生育、人口搬迁和老少分居等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平均家庭规模在逐渐缩小,这就意味着家庭中可以负担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的成员较少,家庭整体的照料负担增加。与此同时,一方面,子女需要应对学习和工作等众多社会压力以及养育下一代的压力;另一方面老年人与子女的生活价值观和作息习惯等存在差别,一些老年人不愿意和子女共同生活在一起,这都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

1.3

医疗和养老资源利用率低
现有较多养老机构服务主要是日常的生活照顾,缺少必要的医疗救治服务,与就近医院之间也无合作,互不衔接。医院的医疗服务主要集中在急性病的救治,在患者术后复查、日常生活护理等方面还不完善,床位、技术都得不到价值最大化的利用,这就导致医疗和养老资源利用率低,迫切需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来整合两种资源,从而使救治、复查与医护更好地成为一条龙服务

1.4

改善养老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从具体的调查来看,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众多因素中,影响颇深的是医疗护理问题。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不仅仅可以保证老年群体的生存问题,同时还可以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一系列可靠的预防、治疗、看护以及心理疏导等保障条件,符合老年群体在养老与医疗等不同层面上的需求,最终在最大层面上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准。国家在正式创建和应用这类体制以后,可以保证老年人切实享受与维护自身的基础性社会福利,为日后更为高效地贯彻老年人的利益维护、改革发展成就共享以及老年人群体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等目标奠定基础展。

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2.1

供给主体定位模糊
医养结合作为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准确定位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廖芮[2]等指出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养结合机构的功能定位并不清晰,存在两极化现象。一些公立或大型民营的养老或者医疗机构由于其人才、资金和专业化水平高,能够顺利的拓展医养结合业务且前景良好;另外一些基层或者小型民营的养老或医疗机构由于其自身资源的限制,很难发展医养结合业务。邓大松[3]等进一步指出由于医养结合机构自身定位模糊,造成不同供给机构的层级分化。一方面大型公立的养老或医疗机构盲目定位高端市场,背离了市场的实际需求,造成入住率偏低;另一方面小型基层的养老或医疗机构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根本没有资金去扩展医养结合业务


2.2

部门权责界定不清晰
由于医养结合涉及的管理部门众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王长青[4]等指出医养结合主要涉及三个部门,其中养老机构归民政部门管理、医疗机构归卫生部门管理、医疗保障报销归社保部门管理。这三个部门由于管理体制的差异和部门利益的存在,导致医养结合在运行中出现效率低下等问题。吕鹏飞[5]进一步指出由于医养结合在发展中受多部门管理且并没有统一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制约,各个部门之间的交叉管理和利益纠纷成为医养结合发展的一个阻碍

2.3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在医养结合的发展过程中,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其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邓诺[6]等通过实地调查指出我国现阶段养老院中医疗服务设施的不足,医养结合机构中医护人员数量偏少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绝大多数护工人员学历为初中以下,且女性人数远高于男性。由于医护人员工资较低导致医养结合机构中医护人员不足且流动性高。郭丽君[7]等人指出现阶段医养结合机构中专业人才供给总量严重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在医养结合机构中具备医生或护士资格的人数量仍然较少,刘文红[8]等则认为,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护理服务问题首当其冲,主要表现在:我国的护理行业还停留在关注老人的基本需要方面,缺乏老年专业护士;医院护理与养老护理服务职能分工不明确;护理服务过程中人文关怀不到位;老年康复护理计划不全面

2.4

资金投入不足
充足的资金来源是确保医养结合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医养结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投人不足的问题。郭超[9]等通过调查认为资金缺乏阻碍了医养结合机构的快速发展。医养结合机构的整体收人较低且单一,大多数来自老年人的护理费用。政府虽然对养老床位进行了补贴,由于其日常运营成本太高,有时候会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李长远[10]进一步指出目前我国医养结合结构还未形成社会化的筹资机制,主要依赖与政府资助,民间资本参与力量很少。政府因配套资金支持力度不大,缺乏统筹规划,造成医养结合机构供给成本增加和供给主体的积极性降低

3、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建议

3.1

坚持政府主导作用
面对我国医养结合事业筹资单一、管理困难等问题,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切入点。政府应根据各地人口规模、养老服务需求、医疗资源的实际状况制定发展医养结合事业的工作规划。政府首先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慈善事业等福利措施提高老年人的购买力,使医养结合在政府的主导下、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稳妥发展。同时加强对“医养结合”转型产生的后续问题的监管力度,促进老年养老事业的有序发展


3.2

探索科学可行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在国外已经较为成熟,但在我国还缺乏更为系统和规范的体系设计。长期护理保险对老年人晚年时期的护理需要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衡量老年人福利水平和提高福利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的基础上,设置广泛覆盖、低标准、易实施的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老年群体的保健及护理需求

3.3

发动各方社会力量,建立多方联动机制
政府的主导是医养事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实现更加长远的目标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政府对养老机构的基金投入有限,但是资本的逐利性却导致社会资本缺乏驱动力来填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资金缺口,制约了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因此,应大力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外资兴办养老机构,降低民办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给予用地投融资和财税政策方面的优惠措施,调动民营资本投资的积极性[11]。同时,应提倡长期护理服务的提供方的多元化,除了专业机构的医疗护理人员外,也可鼓励社会团体、慈善组织等进行简单的护理活动,建立社会多方的联动机制

4、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集中于当前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等,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营模式、筹资补偿、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等研究较少,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医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对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今后应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供给状况、需求状况、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期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进步发展

(胡茬青年)

 

部分参考文献:

[1]张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J].标准生活,2015(03):44-45.

[2]廖芮,张开宁,王华平等.我国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的医养结合:基本理念、服务模式与实践难题[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03):270-277.

[3]邓大松,李玉娇.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制度理性、供需困境与模式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1):107-114+2.

[4]王长青,毛鹏远,陈娜等.医养结合资源的多重整合[J].学海,2016(06):43-47.

[5]吕鹏飞,陈晓玲,周宏东等.上海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卫生监督困境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6,29(02):71-73.

[6]邓诺,蒋亮,卢建华.老年照护医养结合实证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4):274-278.

[7]郭丽君,鲍勇,黄春玉等.中国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模式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1):2794-2798.

[8]刘文红,彭嘉琳.护理服务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8):1023-1024.

[9]郭超.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快速发展的背景及其发展困境[J].经济研究导刊,2018(36):44-45.

[10]李长远.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比较优势、掣肘因素及推进策略[J].宁夏社会科学,2018(06):161-167.

[11]王世峰.出台七项措施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步伐[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6(06):38-39.

 

精彩内容推荐:

【关注】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重磅】老年护理实践指南(试行)颁布!

“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养老?

关于推广居家护理、促进健康养老的建议

【PPT资源】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实施与启示

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hulizixun2016@126.com

来稿请附上以下内容:作者工作单位、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微信号、电话)等。来稿经审核推送后会支付一定稿酬。

来源:ZWINIM 中卫护研院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DE5ODM3Mg==&mid=2247520364&idx=1&sn=681b96e4fbeae365218e3ecc7a7b85fc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