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美盛放的童年景象 ——评《中国轨道号》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   2021-01-29 18:13

来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中国道轨号》是吴岩面向儿童读者创作的小说新作。作品的新异气息与精准的儿童文学视角令人眼前大亮。这是一部建立在回忆基础上的童年故事,一部大气书写的童年成长。作品因深度呈现了科学本身的魅力而散发出独特的光泽,它引领读者脱离了普遍的生活状态,展望可以无限阔达,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作品起笔于1972 年乍暖还寒的初春,描写以“小岩”为主角的一群孩子在空军第六军事装备研究所(军装所)部队大院的童年成长。这个童年成长环境本身即构成了极具新异感的故事背景。军装所接到任务,参与宇航员上太空的714工程项目“中国轨道号”。文中,溶液计算机,皮层通信,捕捉红微子、空间扭力矩等科学阐释一丝不苟,呈现了科幻小说的味道。但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故事并没有走向科幻小说的幻想场景,儿童也并未塑造成许多少儿科幻小说中人类危机时刻的拯救者,而是以质朴的书写讲述了这一成长环境下儿童的所见所闻与儿童的自然成长。显然,这部儿童小说的定位是独特的,它并非少儿科幻小说,而是一部科学背景下的儿童成长小说。

作品所展示的,不是科幻的奇妙,而是科学本身的奇妙。科学元素架构出一个独特的儿童成长环境,科学的魅力潜移默化浸润着儿童的人生观,参与着儿童的成长。科研部队大院的成长背景下,作品中塑造了多位对小岩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成人,新所长顾正平,水文专家四大爷,科学怪人老汪等科学家,共同构成一个有知识、有见地、有追求的榜样群体。他们赋予孩子们的,是一种无形的成长气场。在这样的气场中,孩子们勤奋,好学,肯专研,有大志。他们的童年游戏,以数学的方式破解地图谜题,手工制作火星沙盘,模拟火星登陆夏令营等,闪耀着强烈好奇心和智慧火花的;他们也将自己视为伟大科学事业的接棒者,会主动配合成人的科研工作,主动遵守部队大院的保密纪律。这些成长经历,与大多数儿童的生活拉开了距离,呈现出类于幻想的神秘魅力,展现了另一个由科学点亮的世界。在这群心细如发、善于观察思考的孩子眼中,世界也变得更加丰富而奇妙。身处这样一个家国情怀的成长环境,与这样一个优秀的群体的交流,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和胸襟,促成了孩子们怀抱远大志向的童年。


《中国轨道号》选择了第一人称叙事。故事中的小男孩小岩,满族,老北京部队大院长大。这些信息很容易让人揣测,这是否是一部作家的童年自传?这个故事是否就是作家真实的童年记忆?或者,这逼真的视角,是否是吴岩所采取的叙事策略?这个疑问,作家在《后记》中给出了解答。但推动这种揣测形成的更重要原因,在于它的整体呈现非常的真实,从场景描写到事件交代,到人物行动、对话,都具有极为真实的生活质感。显然,这样的创作是以真实的、宝贵的生活素材为基础的,作家调动了童年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作品可视为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儿童成长小说。

作品中,大量有着生活原型的人物与细节支撑起了部队大院生活实感。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品采取了一种自然还原、不做绘饰的童心视角,水井探秘,天台探险等情节都写得神秘感十足,那是孩子眼中“秘密”的滋味,是富于童心的表达。兄妹俩的随时互掐和互助,是兄妹间相处的典型状态,“攒够了探险过程中的奶油炸糕钱,就出发进行第一次探险”之类的决策逻辑,是作品中童趣展现的源泉。作品采取了板块式的结构,但同时注意了故事的整体性、连贯性,情节编织严谨,没有无效线索;悬念设计巧妙,不是咋咋呼呼地抛出矛盾,而是巧妙地、一点一点在生活中推演,比如妈妈自行车螺丝的细节,就铺排地足够耐心,发挥的后续作用也足够有效。

当然,作品最吸引人的,是推进故事的过程中达成的人物塑造。作家的叙事语言简洁朴素,但精准传神。一群有为少年,小岩,妹妹,王选,周翔,包括大人们的形象,爸爸,妈妈,顾所长,老汪等,各个个性鲜明。要强的小岩与傲娇的王选之间的多次“和解”写得尤其生动,也极为出彩。作品真实呈现了儿童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悄然发生在朋友间的相互影响中,比如王选家的书籍宝库,更得益于成人们的有效引导。作品中,顾所长(顾阿姨)与孩子们亲切、坦诚的对话,多次为孩子们找到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妈妈的形象,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对小岩兄妹的引导意义,而是提供了一个儿童家庭教育的范本。在小岩照着书本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失败时,妈妈点拨,“世界上的事情哪有书本上写的那么简单?”自行车螺丝的问题,妈妈第一时间就发现并且修好了,但并不戳破,当儿子体会到隐瞒的害处时适时提点,“许多事情根本用不着隐瞒,实话实说才能预防危险。这是做人的底线!”在小岩因夏令营名额让步时,妈妈立即以表扬的方式引导,“你知道有多少大人都不懂这一点吗?这些人从来不管别人怎么想,只管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这是非常棒的成长守望者,适时的提点,充分的信任,全力的支持。得了妈妈引导的“我”不再急于表达自己,而是耐心倾听。这耐心倾听,换来了王选从未有过的发自肺腑的交心。当“我”选择了成全朋友时,发现自己不但释然而且满足了,因为“我觉得作为他的朋友,能让他在父母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不但是他必须做的,也是我必须做的。”这个冲突的设置设身处地,真挚还原,最终的化解处理没有宣讲,没有拔高,水到渠成。心中有太阳的孩子在成人的引导下,找到了恰当的交流方式,达成了真正的理解,拉近了心灵距离。可以感受到,作品在努力激发每个人心底的善意。平静、克制的文字背后,有浓浓的爱意与期望。


诚如吴岩老师《后记》中所述,近年来,科幻研究、科幻教育与推广占据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学者”的繁忙日常甚至让人有些忽略吴岩是一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屡获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等多项科幻文学奖项的作家。《中国轨道号》的亮相再次展示了吴岩作为作家的创作水准。也诚如吴岩老师《后记》中所述,《中国轨道号》是一本“假想”的“自传”。该作品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介于科学与现实之间,达成了极为新异的写作定位和阅读体验,朴素的生活摹写与科学元素有意味地融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科学气韵。作家首度面向儿童文学的创作定位拿捏精准,显见地拓展出一种既具儿童成长主题意蕴,又展现科学美学氛围的儿童小说新样貌。

作家所呈现的科学背景与作品内在的精神指向是高度契合的。科学显然不仅仅作为一种点缀性的元素,而是故事的内在精神。属于同福夹道四号的少年们的选墨水仪式,充满科学诗意的飘灯节仪式,特定时代中那个精神富足、追求理想、献身科学、为人类未来摒弃个人私念、敢于且甘于奉献的高尚群体,呈现出人类精神世界中的理想之光。可以借用作品的一句话,它所点燃的,是人类无止境的探索,是“通向另一个宇宙的光亮”。作品中还有这样一句话表征了科学的价值,决定了作品的气质,“只有当我们的心从遥远的太空回到地球时,我才发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原来这么近!”在广阔的科学视野中回望现实生活,便会获得一种豁达的大境界,一种俯瞰的通透与理性。这些经历与感受,也是留给现在与未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21.1.27第20版)


作者简介


作者崔昕平,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儿童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签约文学评论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著有《出版传播视域中的儿童文学》《中国童书出版纪事》《儿童文学批评现场》等。


(本文转载自“南科大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来源:kpzj01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Q2MzA4Mw==&mid=2247496589&idx=1&sn=3b71fb3c360d9d9777ed043e9d06fc64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