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重构军队组织形态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   2021-01-27 17:19

来源: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加快物化或赋能武器装备的进程,从而对武器装备体系功能、结构、代际和比例造成重大影响,由此必将推动军队作战编成在组织形态上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更为主要的应用领域尚在工业领域,如相当多的标准化生产线、高精密工作岗位、不适宜人员活动环境下的工作等等几乎都实现了机器人化。军事领域从来不是隔绝域,人工智能技术向军事领域的扩散将随着军事化应用成熟度加快步伐,未来军用机器人和无人作战系统将是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机器人甚至可能替代士兵成为未来的主导力,无人作战系统则成为未来军事装备的主体。



这一点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有限应用已经初见脉络,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无人系统已经在情报侦察、战场监视、战场巡逻、通信中继等任务中得到物化,未来高度自主的无人化作战系统更可以自主感知、自主决策、自主行动的完成直接作战任务,一些军兵种专业岗位上的人员迟早被这些被赋能的机器所取代。


2018年4月,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研究报告《未来地面部队的人—机混合编组作战》认为:“到2030年,在一个可持续作战的强大陆上战斗群中,人类士兵数量可能减少到250~300人,各种机器人数量将达到数千个。”如此不难想象,未来中小型有人作战平台将全部实现无人化;大型武器装备系统人员的编制将大幅减少,仅在关键岗位或控制环节保留最后决策权力的人员;当“脑—机”接口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得到大发展后,大量需要耗费人工体力的工作岗位将统统被机器所取代,如后勤保障中的大多数岗位等。


人工智能技术促使各类武器装备向智能无人化迭代升级的趋势,将直接引起军队作战编成中各个基本要素形态的变化,这些要素因增强了智能化、无人化等附加的作战能力,在具体编成应用时呈现出巨大变化。这一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一是出现了能够超于传统极限以适应各类复杂战场环境的新型力量。自战争有史以来,由于受到作战人员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以往的战场空间、环境总是在相对有限、能够实际进入的情况下被确定,对于那些深海、极低、临近空间、微小空间以及极深、极冷、极远、极险环境从未敢于涉足。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无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精密控制技术等复合发展后,无人潜航器、极地无人车、临近空间飞行器、小微机器人等各式各样的无人系统、平台将不再受到难以承受压力的限制,简直可以肆无忌惮的出入人类禁区,并完成各类作战任务,使得军队作战编成充盈了新的能力。


二是创新了传统力量编成的组织模式。一再强调战争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具体活动,因此人对战争的影响和主导角色不会消失,由此能给人以最大安全感的超大型武器装备不会完全消失,而是在一个经济效费比刚好合适的临界点保持存在。如此一来,有人操控的装备作为传统型力量必须与新型智能化的、无人化的主体装备力量进行匹配效能,如航母上搭载大量无人飞机、无人艇、无人潜航器等,使有人与无人力量最大限度的耦合出优质作战效能。


三是催生了人与智能化武器装备的结合关系。一直以来,人对武器装备的关系始终是主导、控制、操作、使用,从未想过武器将具有自己的“思想”,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为武器平台赋能,具有人工智能的无人装备将改变以往对人惟命是从、被动受控的状态。从当前人与无人作战力量间的关系来看,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武器装备的赋能程度不足,低智能武器装备还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实现自主,多数还是要依靠人类的遥控、操控行事,基本表现为一人对一机或多人对一机的状态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增强,这种人机关系必然会得到发展,届时智能无人武器实现全自主将是必然,人只需在回路外监视智能无人装备作战即可。



人工智能技术加载到各个作战要素之中后,最直观的价值就是增能和赋能,不仅使得各作战要素能够在原有状态下大大提高应用能效,更能藉此大大降低作战组织架构的繁杂度,实现精巧编组、灵活多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当前明显能见的就是大大提高情报侦察要素、指挥控制要素、火力打击要素、作战保障要素的组织效率,如智能化的情报侦察可以借助新质的智能侦察力量生成同步感知、智能识别、精确监视、智慧采集能力,对战场态势的感知是以往侦察效能可望不可及的,其更为优质之处则在于大大减小了侦察相关工作的组织量,并且与传统组织侦察行动相比大大减少编成内参与员额,使得小编组同样实现大效益。这一点在对数据处理工作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一台高性能智能计算机一分钟完成的工作量将是人的成百上千倍,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消减员额精干编组将是未来智能化战争作战编组的主要趋势。


从指挥要素上看,以往战争的指挥层级是经历过历史的检验和战争的洗礼的,作战组织层级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作战时指挥能力的强弱和指挥效率的高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指挥控制要素渗入,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和专家系统完成的态势分析、辅助决策、方案制定不仅精准精确,更能使作战指挥活动突破层级限制,各级可以根据实时态势和任务,在有效数据的驱动下精确自适应的完成本级任务安排,使以往逐级完成的指挥控制可以真正平行推进,极大提高指挥效益。



本文来源:光明军事



C2


如何加入学会

注册学会会员:

个人会员:

关注学会微信: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2_china),回复“个人会员”获取入会申请表,按要求填写申请表即可,如有问题,可在公众号内进行留言。通过学会审核后方可在线进行支付宝缴纳会费。

单位会员:

关注学会微信: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2_china),回复“单位会员”获取入会申请表,按要求填写申请表即可,如有问题,可在公众号内进行留言。通过学会审核后方可缴纳会费。


长按下方学会二维码,关注学会微信


来源:c2_china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cwOTExMQ==&mid=2655611958&idx=1&sn=5b0806c88d819ebeb747cb5d36b5f6c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