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潘振伟/杨宝峰发现缺血性心脏病潜在的治疗靶标

iNature  |   2021-01-26 09:52

来源:iNature

心脏缺血再灌注(I / R)损伤是严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尽管对这种病理过程的分子机制的理解不断进步,但到目前为止,尚无针对性的针对靶标的疗法得到验证,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仍是支持性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心脏I / R损伤的机制并确定潜在的治疗靶点。

2021年1月22日,哈尔滨医科大学潘振伟及杨宝峰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题为“The long noncoding RNA lncCIRBIL disrupts the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Bclaf1 alleviating cardia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旨在评估长非编码RNA心脏损伤相关的Bclaf1抑制LncRNA(IncCIRBIL)对心脏I / R损伤的作用,并描述其作用机理。

心脏I / R损伤中lncCIRBIL的水平降低。lncCIRBIL的心肌细胞特异性转基因过表达减少了I / R损伤后的梗塞面积。小鼠lncCIRBIL的敲除加重了心脏I / R损伤。定性地,在体外观察到相同的结果。LncCIRBIL直接与BCL2相关的转录因子1(Bclaf1)结合,以抑制其核易位。Bclaf1的心肌细胞特异性转基因过表达恶化了心脏I / R损伤,而Bclaf1的部分敲除减轻了心脏I / R损伤。同时,部分敲除Bclaf1消除了lncCIRBIL敲除对心脏I / R损伤的有害影响。总体而言,lncCIRBIL对I / R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Bclaf1的核易位来实现的。LncCIRBIL和Bclaf1是缺血性心脏病的潜在治疗靶标。wt_a52312021027062023_7c1e0b.jpg

心脏缺血再灌注(I / R)损伤是严重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尽管对这种病理过程的分子机制的理解不断进步,但到目前为止,尚无针对性的针对靶标的疗法得到验证,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仍是支持性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心脏I / R损伤的机制并确定潜在的治疗靶点。

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种类繁多的RNA,其长度> 200个核苷酸,不具有蛋白质编码特性。它们通过改变细胞核中的基因表达网络和调节细胞质中的mRNA稳定性,翻译和蛋白质功能来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LncRNA通过直接与RNA,DNA或蛋白质相互作用以调节染色质结构或充当microRNAs 的支架或诱饵来发挥其对生物学和病理学过程的调节作用。

新兴研究表明,lncRNA是多种心脏疾病(包括心脏I / R损伤)的关键调节因子。大量lncRNA已被确定为心脏I / R损伤的重要决定因素,主要是通过与心脏损伤相关的miRNA产生的作用。考虑到lncRNA的数量众多其在细胞中的多种作用方式,目前lncRNA对心脏I / R损伤的调控的理解仍然十分有限。在心脏I / R损伤中具有潜在调控机制的LncRNA尚待发现。

Bcl-2相关转录因子1(Bclaf1)是一种凋亡调节蛋白,最初是通过筛选可以与腺病毒bcl-2同源物E1B19K相互作用的蛋白来鉴定的。Bcl-2蛋白家族成员与Bclaf1结合并阻止其定位到细胞核。已证明Bclaf1通过激活p53途径诱导凋亡。Bclaf1的过表达诱导凋亡,可以被Bcl-2逆转。Bclaf1可以通过结合启动子区域中的核心启动子元件来激活TP53基因转录。此外,在培养的结肠腺癌细胞中,Bclaf1过表达会增加促凋亡蛋白p53和Bax的水平。此外,Bclaf1在肺发育,T细胞活化,B细胞发育和病毒感染中起关键作用。但是,Bclaf1在心脏疾病中的作用尚待探索。

为了鉴定参与心脏I / R损伤的lncRNA,该研究已经筛选了lncRNA在小鼠心脏I / R模型心脏中的差异表达水平,并发现lncRNA NONMMUT058343被显著下调。因此,改已经专注于这种lncRNA在心脏I / R损伤中的作用以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改已经的数据表明,lncRNA NONMMUT058343通过与Bclaf1结合以阻止其核易位,从而保护心脏免受I / R损伤。为方便起见,该研究将lncRNA UT058343命名为与心脏损伤相关的抑制bclaf1的lncRNA(lncCIRBIL)。该研究发现暗示lncCIRBIL和Bclaf1是缺血性心脏病的潜在治疗靶标。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MTE3MjUyOA==&mid=2247520761&idx=6&sn=dab583343d3d48157e6471ff97fbd81c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