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普郴州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获取更多科普信息
冬季是火灾高发季节,尤其是近段时间气温升高,天气干燥,更容易引发火灾安全事故。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那么,如何预防森林火灾呢?
1、控制人为火源
森林火灾预防为了控制人为火源的发生,在林区的防火季节,要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护林防火基本知识、有关法令和规章制度,使之家喻户晓;同时要严格执行入山管理和控制野外用火
2、建立防火设施
用于隔离火灾蔓延和及时发现火情的各种设施,与各种天然或人工防火屏障,如江河、水塘、陡峭山崖、公路、铁路和农田等连接成网,一旦发生火灾时可将林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损失。这类设施包括:
①防火线。阻止火灾蔓延的设施。主要有:国境防火线,在靠近国境无河流、湖泊、公路的地段开设,宽度50~100米;铁路防火线,在铁路两侧开设,宽度30~50米;林缘防火线,在森林与草原交接地带或在森林边缘开设,以防草原火、沟塘火等烧入林内,宽度30~50米;林内防火线,为防止森林火灾在林内无止境蔓延而开设,宽度一般为20~30米,以不小于主林木高度的1.5倍为宜。两条防火线之间距离一般为 5~8公里。开设防火线要因地制宜,开设的方法有人工割草法、爆破法、机耕法、火烧法和化学除草法等。
②防火沟。将树根、腐殖质或泥炭等切断,是阻止地下火蔓延的主要设施。沟面宽约1米,沟底宽约0.3米,深度取决于泥炭层的厚度,一般沟深要比地下水位或土壤矿质层低0.25米。沟壁喷洒化学灭火剂。沟的方向与当地的主风方向垂直。
③防火林带。针叶树的叶、枝、干和果实等一般都含有松脂等易燃物质,容易发生树冠火。在大面积的针叶林内,营造阔叶树防火林带,以代替防火线,是防止树冠火蔓延的一种既省工且有效的设施。林带一般宽30~50米或更大。树种应选择含水分多、不易燃、耐火性强、枝叶茂盛、生长迅速、郁闭快的当地常绿或落叶的阔叶树,如黄柏、杨树、榆树、木荷、茶树、油茶、栲树等。宜适当密植,并营造多层结构林。林带与防火季节主风方向垂直,并应封闭成网。在山地应设在针叶幼林边缘或山脊部分。大面积飞播针叶树种前,要先进行防火林带的规划。
④瞭望台。发现林火、观测火情、确定火位的设施。多建立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上,瞭望半径15~25公里为宜。组设成网,台内配备方位盘、地图、望远镜和通讯设备等。一旦发现火情,根据两个瞭望台的观测,用交叉法在地图上确定火场位置,迅速作出火情报告。
3、航空巡护
在偏远、 人烟稀少、 交通不便的林区,应用小型飞机或直升飞机进行巡护(见农业航空),及时发现火情,增强报警能力,为森林火灾扑救提供有关火场位置、面积和火灾种类的可靠信息。飞机巡护前根据飞机类型和林区条件划分巡护区。一般在每天白天10~14时飞行,巡护森林面积可达100~150万公顷。飞机高度以1500~1800米为宜,视程可达40~50公里。
确定火场位置一般有3种方法:①目测法。即利用地面明显地物标(如道路、河流等)确定火场位置。②交叉法。按出火场地附近两个明显地物标,飞机先后分别通过两个地物标和火场上空,测得两次航线的交叉点即火场位置。③航线法。飞机从一个地物标以直线飞向火场,根据飞行方向、速度和时间确定火场位置。
4、确定火场面积计算法
确定火场面积主要有用于火场面积较小的目测法、用于火场面积较大的地形图勾绘法和计算法,后者用于火场面积较大而又没有地形图可资利用时。
火灾种类有地表火、林冠火和地下火。从 200米高空观察,地表火火场不规整地延长,烟呈浅灰色,整个火头可见黄丝状火焰为高强度,个别火头有为中强度,见不到火焰为低强度。林冠火火场延伸很长,烟黑色。地下火开始时整个火场冒烟,之后仅四周冒烟而不见火焰。
5、林火预测预报
在防火季节,根据天气条件(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速等)、植被物候状况、可燃物含水量和火源等进行。林火预报分 3种:①火险天气预报,主要根据气象因子,预报是否可能出现火灾天气;②火灾发生预报,根据气象因子、火源、易燃物的含水量等预报火灾能否发生;③火行为预报,根据气象因子、火源、可燃物类型的干湿程度、立地条件和地形等,预报一旦火灾发生后的林火蔓延速度、火强度和火焰高度等,为扑救林火提供人力、物力的依据。有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都已进行火行为预报。中国主要是火险天气预报,但也在研制火灾发生预报和火行为预报。
除上述森林火灾预防措施外,还常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沟塘、草原、森林内进行营林用火,以减少杂草、枯枝落叶等可燃物的积累,降低火灾发生的危险程度,并可在一旦发生火灾时降低火的燃烧强度,不致酿成大火。随着林业遥感、电子计算机、无人气象站和卫星火情监测等新技术逐渐应用于森林火灾预防,森林火灾预报正变得更加及时、准确。
来源:kepucz 科普郴州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ODI3NzI3Ng==&mid=2247489010&idx=1&sn=6cf8ceb5abd577d8248dfd513a8f9309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