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类行为》:我们从小就想做正义使者吗?

神经现实  |   2021-01-09 18:00

来源:神经现实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日常也会使用“以德报怨”、“以暴制暴”这样的词语。小到偷吃东西的小朋友,大到触犯法律的罪犯,违反规则、法律或社会规范的人通常会被认为应该受到惩罚,如罚款、判刑等。甚至有时,这样的惩罚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人们仍对惩罚恶人具有强烈的动机。那人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正义使者”呢?

关于正义的哲学理论指出,具有代价的惩罚行为可能源于两大动机:

1.报复(retributive concerns)。即恶人就应该得到惩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杀人偿命,天经地义”,这些俗语都是报复性惩罚的体现。报复性惩罚的目的是使社会正义恢复到犯罪前的状态。

2.归结主义(consequentialist concerns)。即惩罚恶人,让恶人得到教训,以此减少或避免他们在未来再做出恶行。

此外,惩罚还可以被分类为沟通型和非沟通型。沟通型惩罚伴随着说教,即不仅要惩罚恶人,还要直接教育他:你违反了社会规范。非沟通型则并没有说教的部分。综合来看,非沟通型的惩罚主要体现了报复性动机,而沟通型的惩罚,两种动机都会体现,其中惩罚体现了报复性动机,教育体现了归结主义。相较而言,人们更愿意实施沟通型惩罚,且归结主义动机越强(如越希望恶人学到教训),沟通型惩罚的参与度越高。

不过,我们能找到的大多数相关研究都基于成年人。这让我们不仅好奇:儿童会出于什么动机惩罚他人呢?

已有的很多研究表明,儿童也愿意牺牲自己的资源(如贴纸、糖果、玩滑梯的时间)去惩罚一个表现得不公平、不善良的人。他们希望还受害者一份正义。

在近期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的一篇研究中,Marshall等研究者寻来了两百余位4~7岁的儿童,并给每名儿童随机观看一则视频。中性视频中,一名名为Jessica的儿童在观看另外一名儿童的画;恶性视频中,Jessica则撕毁了相同的画。视频结束后,被测试儿童需要决定是否实施惩罚——他们可以选择将iPad放在一个上锁的盒子中、或一个打开的盒子中(由于锁上后被试儿童们自己也玩不了iPad了,所以实施惩罚是有代价的)。

20210109214100_c4d9b9.jpg

与此同时,根据随机分组,观看中性视频的儿童会被告知“Jessica会知道她玩不了iPad了,但她不知道为什么”;观看恶性视频的儿童则进一步分为两组,非沟通组被告知:“Jessica会知道她玩不了iPad了,但她不知道这是因为她撕毁了别人的画”;沟通组则被告知:“Jessica会知道她玩不了iPad了,并且她会知道这是因为她撕毁了别人的画。”

结果发现,沟通组的儿童中选择惩罚Jessica的比例明显高于另外两组,且非沟通组儿童选择惩罚的比例也明显高于中性组。更进一步的询问之后,研究者还发现,儿童普遍同意“因为惩罚能让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所以应该实施惩罚”、“做坏事的人需要得到教训”这两项归结主义的观点。他们也普遍相信,受惩罚能让做坏事的人以后更少做坏事。

儿童是天生的多元论者,并非天生就爱惩罚人,也不是天生就爱教育恶人。真实情况是,这两种动机共同影响了儿童的惩罚行为,报复性动机让儿童甘受损失惩罚他人。与此同时,为了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归结主义动机则促使儿童通过惩罚让他人买到教训。

来源:neureality 神经现实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I1NTgxNQ==&mid=2651434235&idx=2&sn=f667c6f03936765c6968b5588b10e0a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