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民院士团队系统总结水稻抽穗期的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机制

植物生物学  |   2020-12-21 15:20

来源:植物生物学

2020年12月20日,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为通讯作者题的为“Transcriptional and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heading date in rice”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水稻抽穗期的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机制。

20201224024516_c9b833.jpg

水稻是一种兼性短日照植物,是单子叶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同时也是世界上约一半人口的主要口粮。水稻抽穗期是一种重要的农艺性状,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科研人员已克隆了多个控制抽穗期相关的基因。目前,在水稻中,叶片对日照长度的响应、茎尖分生组织的成花转变等水稻开花机制已被广泛研究。

本文中,万建民团队总结了水稻抽穗期的转录和转录后调控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水稻抽穗期关键调控子的翻译后修饰,如Heading Date 1(Hd1),Early Heading Date 1(Ehd1),Grain Number,Plant Height和Heading Date7(Ghd7)。论文还系统讨论了抽穗期基因对杂种优势,以及驯化过程中水稻种植区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的扩展过程的贡献。为了克服抽穗期研究遗传背景的差异导致的局限性,并更清楚地了解水稻开花,作者建议在共同的遗传背景下系统收集遗传资源。此外,论文还讨论了通过合理设计培育适应性新品种的策略。

南京农业大学周时荣教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朱杉杉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万建民院士为通讯作者

20201224024517_d5ba27.jpg

图1 水稻抽穗的遗传调控网络

20201224024517_dd447c.jpg

图2 生物钟和日照长度对水稻抽穗期的影响

20201224024518_e99449.jpg

图3 栽培水稻抽穗期的最优化适应策略

来源:PlantBiotech 植物生物学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NTk2MTcyOA==&mid=2247494214&idx=4&sn=b10e325fc9c9455c80d17616cc15731f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