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

来源:央视财经
在“探月”成功的同时,我们距离“人造太阳”的梦想也更近了一步。今天,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这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也就是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我国未来开发核聚变能打下基础。
14点02分,随着中控大屏显示等离子体发出蓝色的光芒,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首次成功放电,标志着这台先进核聚变关键装备具备了正式投运的能力。

中核集团董事长 余剑锋:像这样的环流器装置要把温度加到一亿多摄氏度,这样才能产生氘氚聚变的环境。利用这个平台,我们就可以试验氘氚反应所有的参数测量,未来聚变堆工程化应用技术的研发,如何把技术应用到民用里面提供能源。

核能的产生主要有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方式,目前核电站里普遍应用的是核裂变反应,就是一个大质量的原子分裂成两个较小的原子,释放能量。而核聚变,可以理解为两个小质量的原子聚合成一个较大的原子,能够释放出巨大能量,太阳的能量也是源于此,是人类未来的理想能源。
中核集团董事长 余剑锋:如果我们用聚变能,那人类就可以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清洁能源。

国家原子能机构总工程师 刘永德: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实现核聚变能应用。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建设和运行,也为我们下一步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提供了条件。
免责声明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转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为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来源:beijingenergyclub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QyMDUzNA==&mid=2650896319&idx=7&sn=99cb69e6a9c4cb9fcf117c68d2e5f9b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