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全球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历经40余年的发展,体外受精(IVF)技术从实验室逐渐走向大众视野。试管婴儿的出现,不仅为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还让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妇实现了“为人父母”的梦想。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00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有研究预测,到2100年,借助IVF技术诞生的人数可能达到全球总人口的3.5%(约4亿人)。
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样,IVF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有关试管婴儿健康风险的担忧声音也不绝于耳。
近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论文指出,在有出生缺陷的孩子中,那些通过IVF受孕的孩子比自然受孕的孩子患癌症的风险更大。
该研究选取了纽约州、得克萨斯州、马萨诸塞州和北卡罗莱纳州的儿童数据,对自然生产的儿童和试管婴儿就出生缺陷和癌症进行了队列研究,其中包括1000639名孕妇自然生产的儿童和52776名通过IVF技术生产的儿童。
这项研究从2004年开始,到2016年结束(其中2004~2016年在马萨诸塞州和北卡罗莱纳州,2004~2015年在纽约州,2004~2013年在得克萨斯州)。对儿童的平均随访时间为5.7年,对这些儿童的数据分析长达5个月。
通过评估和设计模型,研究人员发现先天缺陷的数量与儿童罹患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IVF受孕的孩子比自然受孕的孩子患癌的风险高2倍。
针对该研究结果,研究人员给出了一些可能的机制。
首先,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VF与表观遗传改变有关。换句话说,表观遗传改变会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细胞分裂期间是可遗传的,但不会导致潜在的DNA序列变化。两个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DNA甲基化和基因组印记会在正常的配子形成发育过程中经历广泛的重新编程。IVF被认为会导致这种重新编程发生变异,最终将可能提高出生缺陷和癌症发病率。
最近,对来自丹麦和芬兰国家卫生注册机构的数据进行的一项评估显示,IVF与印记障碍之间存在关联。具体而言,IVF的孩子比自然受孕的孩子患贝—维综合征的几率高2.84倍。
其次,这种结果可能与细胞在做体外培养的时候出现的变异有关。因此对胚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后再进行胚胎植入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儿童型癌症的出现,比如神经母细胞瘤等。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这项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通过IVF患有严重先天性缺陷和癌症的儿童样本量较小,因此无法研究特定的出生缺陷—癌症组合。另一方面,尽管对儿童的平均随访时间为5.7年,但是儿童肿瘤的实际发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这样才能对这种关联有更广泛的了解。
其实,有关试管婴儿健康风险的研究争议从未间断。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就曾指出,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并不会增加试管婴儿的总体患癌风险。
该研究调查了1992年到2008年间利用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10万多名英国儿童,同时将这些数据和英国全国儿童肿瘤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试管婴儿罹患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肾或生殖细胞肿瘤等常见儿童癌症的风险,与自然受孕出生的儿童并无差别。
而2019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上的另一项研究则用大规模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IVF儿童的总体癌症患病率比非IVF儿童高出约17%;其中IVF儿童的肝脏肿瘤发生率比非IVF儿童高2.5倍;不过其他特定癌症的发病率在两组之间没有差异。
随着IVF技术的不断普及,其对子代的安全性与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1/jamanetworkopen.202
0.22927
https://doi.org/10.1001/jamapediatrics.2019.0392
来源:中国科学报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11/359129.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