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整形外科 吴信峰教授
反常性痤疮(AI)/化脓性汗腺炎(HS)是一种好发于顶泌汗腺分布区域,因毛囊闭锁导致的毛囊皮脂腺单位受累,主要表现为青春期开始出现的疼痛性、深在性、炎症性皮损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反常性痤疮(反向性痤疮),与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及聚合性痤疮三者合称为“毛囊闭锁三联征”。聚合性痤疮和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特别是腋下及肛周部位者都有可能转化为反常性痤疮。
反常性痤疮通常发生于汗腺分布的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 臀部、颈后、 会阴等部位。发病年龄较为年轻,男女均可受累,男女发病比例大约1:4。在疾病发生中遗传因素是主导,毛囊病变是核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的炎症性疾病。Hurley 分级将该疾病的皮损分为三级:Ⅰ级是有脓肿形成,不伴有瘢痕和窦道;Ⅱ级是一处或者多处孤立的脓肿,伴有瘢痕和窦道;Ⅲ级是有融合脓肿和窦道形成。疾病不是静止的,是可以不断发展,有时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内科治疗:
针对毛囊炎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菌素及去除脓液而反常性痤疮的治疗大多采用维A酸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雄激素类药物等内科治疗方法。然而内科治疗对于中重度患者往往难以实现有效的控制,导致病情的反复。
外科治疗:
可以贯穿于反常性痤疮治疗的各个阶段,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采取切开引流,直接切除缝合、皮瓣修复、刃厚植皮、广泛切除后二期愈合或二期植皮手术治疗。在外科治疗反常性痤疮的过程中,我们也是在不断的摸索,由开始的切开排脓引流发展到切除坏死组织后旷置至二期愈合或换药后出现新鲜肉芽组织后再行二期修复。
化脓性汗腺炎,轻者I级:可以使用内科药物治疗如维甲酸类及抗菌素等。II及III级可以采用手术治疗,范围广泛者先行脓肿切开充分暴露创面,清除坏死组织,如有脓肿反复可以再次清除,直至创面干净后可以二期愈合也可以刃厚皮片移植。
来源:CMACSD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MzMDIyMw==&mid=2720430513&idx=5&sn=b73c3aa129540f01d9caa57061aa973b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