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与浦东 | 何镜堂院士:东方之冠展示中华智慧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协  |   2020-11-20 16:01

来源:浦东科协

中国味道的“东方之冠”


在何镜堂主持的100多项重大建筑工程设计项目中,他最喜欢的无疑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国馆的竞标过程,他依然记忆犹新。


 “妆”红中国馆


中国馆的设计施工,凝聚着何镜堂团队的大量心血,仅仅为其披上合适的“红外衣”就耗费了足足十个月。由于中国馆体量庞大,四面的光照随时变化。究竟使用哪种红色,才能确保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建筑各面都具有赏心悦目的效果?这种红色的外观,用什么材料制成最适宜?能不能经受长期的雨淋日晒?如此大体量的红色建筑,做出来是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很忐忑。连何镜堂自己心里也没底,他提议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协助建设团队攻关这一难题,而他自己,更是全身心扑到了这个项目上。他还特意请来中国美术学院的顾问团队一起研究颜色。通过不断比较,不断尝试来调整方案。他们做了各种各样的样板,挂在主体建筑旁边,供专家们研究、讨论。有一次,为了确认材料的效果,他一天内飞了北京、上海、天津三个城市,而“中国红”的最佳数值,也在长达半年的反复比对筛选后得以确定。现在人们看到的中国馆的“红”是由4种红色组成的,为了达到最好的红,从材料到纹理到色调,将不同方位、不同明度、远近观看的不同效果进行多次甄选,轮番比配,中国馆终于披上了统一和谐的“红外衣”。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期盼。大气沉稳的“中国红”,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为中国馆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中国馆成为黄浦江畔的又一地标建筑。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华工院部分设计者合影


熙熙攘攘的中国馆参观人流


参考文献:

[1]李爱铭.绝色中国红选料10月整[N].解放日报,2010-05-22(001).

[2]王徐坚.中国馆之父——何镜堂院士[N].东莞日报,2014-02-19(A12).

[3]黄健.大器晚成谱华章——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馆之父”何镜堂[J].文史春秋,2013,No.190 09 13-17.

[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总设计师何镜堂解密世博中国馆[EB/OL].中国园林网,2009-12-30.

[5]肖燕.何镜堂解析中国馆设计方案[EB/OL].新民网,2007-12-21.

[6]贺蓓.这位被称为“中国馆之父”的院士原来系东莞人[EB/OL].搜狐网,2019-11-02.



来源:pdkexie 浦东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MzNTM1Mg==&mid=2652125482&idx=2&sn=fdf019992fd3f3fd29aa79b16d5cf314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