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研究 | 《英语语言教学材料:理论与实践》评介(文/熊涛)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2020-11-20 17:08

来源:外语学术科研网

本文作者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熊涛教授。



摘要

由Nigel Harwood博士主编,Rod Ellis、Brian Tomlinson、John Swales等知名应用语言学专家参与编写的《英语语言教学材料:理论与实践》一书经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英语教学材料方面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兼具理论上的深度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值得外语教学和研究人员以及教材编写者参考。

Abstract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Theory and Practice is a collection of papers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f research in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Edited by Nigel Harwood of Essex University, UK, this book has been contributed by such eminent applied linguistics scholars as Rod Ellis, Brian Tomlinson, John Swales, and publish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 2010. It is organized into four parts and seventeen chapters.


教学材料的设计是外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教材编写往往基于个人经验和直觉而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教材编写未能充分体现和借鉴语言习得和语言教育的研究成果;教学材料缺乏语料支撑,不能充分帮助学习者了解和适应真实、典型的语言使用情境等。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者Nigel Harwood领衔Rod Ellis、Brian Tomlinson、John Swales等知名应用语言学专家就此类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共同编写了《英语语言教学材料:理论与实践》一书。该书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出版。



一、概述

全书共十七章、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Nigel Hardword介绍了英语教学材料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全书的构成。他指出,外语教学研究界对传统的商业出版教材的主导地位的局限性认识不够,需提升教师对教材的批判性分析和改编的能力,并呼吁教材编者、研究者、出版商之间加强沟通。


第二章至第五章是第二部分。这部分反思和探讨如何将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些理论和假设应用于教学材料设计中。在第二章中,Rod Ellis介绍如何以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指导和优化任务和语法教学。在二语习得研究是否能直接应用于教学的问题上,Eills强调,二语习得研究提供的是可供选择的资源而不是教条,目的是帮助教材设计者弥补个人经验和直觉的不足。第三章的作者Reinders和White讨论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教材的发展。CALL材料的核心在于设计,问题在于如何衔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断层。需要提供足够的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同时不能脱离意义,设法在语言材料和真实世界之间建立联系。


第四章的作者Tomlinson强调材料设计的连贯性和原则性。他指出,理想的教学材料不是在需要时才临时设计的,也不是对受欢迎的教材的模仿,而是基于关于语言习得和发展的理论、教学论、关于语言使用状况的知识和对现有材料的观察和评估。Tomlinson提出了六条语言习得的原则和四条语言教学原则,及相对应的材料设计原则。第五章的作者Benesch介绍批判式教学中的材料设计。作者围绕美军在大学校园征兵这个争议性话题,设计和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材料和活动,目的是帮助弱势的美国新移民学生增强批判性阅读和思维能力。


第六章到第十章是第三部分,分别就语言课程中的听、说、读、写几方面进行考察。第六章的作者Evans等人倡导使用回应、连贯和稳定三原则指导阅读教材设计。回应原则指的是教材应该反映学习者的各种主客观需求、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资源。连贯原则是指材料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将阅读材料和学生的其他课程以及真实语言活动联系起来。稳定原则和回应原则互为补充,即任何针对教材的改变都要基于对需求、研究成果和资源的考虑。在第七章中,Tribble提出一套以体裁为基础的写作课程材料。作者强调,写作教学的前提是让学生熟悉写作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具有的工作角色,应该是为了完成任务、角色和目标而写。作者提出了五个步骤并举例说明实施方法,五个步骤分别为为构建语境、整理和重建文本、共同构建文本、独立构建文本、建立文本之间的联系。


第八章的作者Goh探讨基于元认知原则的过程式听力教学活动。传统听力教学法的弊端在于过度关注结果的准确性而忽视了听的过程的有效性,目的仅仅在于测试而没有帮助学习者提高听力水平。作者强调如何听比听什么更重要,这就是一种过程式听力教学。元认知是在听力过程中发展的一种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控能力,如听力日记等自我评估手段。元认知可以提升学习者信心、动机、兴趣等过程性因素。第九章的作者Hughs探讨口语材料的设计。作者指出,我们倾向用书面语的标准来评估口语。其实在口语中人们往往使用简单的词汇和连接机制、句子碎片、省略连词等。作者重点讨论了音韵和音位特征在口语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会话分析、交互语言学等语言使用研究成果尤其值得口语教材设计者借鉴。第十章的作者Jones和Schmitt研究ESP/EAP口语材料设计,重点是专业词汇和短语。作者设计了以需求驱动的口语语料库,以提升学习者对语法、词汇、语用方面的注意力。教师既可采用现成的语料库,也可以自己构建小型语料库,前提是对所需的社会文化语境熟悉,或者是由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是第四部分,主题是ESP/EAP写作教材。第十一章中,Hewings探讨大学散文写作教学材料设计。作者强调写作行为的社会属性并介绍了四种语境:讨论的对象、文献、假想读者及作者自身,并认为论辩理论和体裁分析对散文写作教学有很大帮助。第十二章的作者Feak和Swales探讨如何利用语料库设计医学研究论文写作课程。他们开发了一套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课程材料,区分那些意义相近的单词和表达法,并解释语言模式分布的规律。他们还讨论了描述性教学法在ESP/EAP学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第十三章中,Harwood探讨研究生教学中的学术引用及其对教材设计的启示。作者采用基于文本的访谈法研究引用行为的跨领域差异,倡导“批判性实用EAP教学法”(critical pragmatic approach)。


Curry和Lillis在第十四章中探讨启发式英语学术写作教学材料设计。作者强调教材设计应该将专业写作视为社会活动,因为论文写作和发表过程必须要和审稿人、编辑等打交道。建议通过向学习者呈现一些典型实例,启发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第十五章的作者Bosher讨论的是护理英语教材设计。作者强调主、客观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先确定护理专业学生需要的相关语言活动和任务,结合分析和访谈设计教案。在第十六章中,作者Angouri将自行收集的商务交际语料和商务英语课本中的材料进行对比,发现课文存在过度礼貌和机械化的倾向,不能充分反映商务会话的实态。作者认为,商务英语这类专门技能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掌握实际工作中的话语活动,因此教材需要真实语料的补充。第十七章的作者Jakubiak和Harklau以美国面向社区、面向成年人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案例,探讨材料设计的三个途径及其材料设计原则,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估。这三个途径包括:基础ESL法;整体法;参与法。



二、简评

本书的最大特色是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贯穿全书的教材设计理念可提炼为:以需求为驱动、以理论为源泉、以研究为依据、以语料为支撑。本书是继Tomlinson(2008)之后的又一部反映外语教材发展研究领域最新动态的作品。本书和后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主要针对世界各地的英语教材的有效性及发展状况进行批判性的评估,而本书则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教材和教法的设计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作者围绕语言习得与教育理论、语言技能、ESP/EAP这三个主题,邀请各领域的知名学者探讨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设计教学材料的过程。这样可杜绝单调的理论宣讲,使内容更具应用性和实战性。为突出实用性,多数章节中,作者一方面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深入探讨,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辅以具体的材料设计案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每个章节后面都附有具体的讨论问题和活动,包括思考、评估和改编(设计)三个项目,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该章的教材设计理论原理并掌握其应用方法。


本书各个章节中反复提到的一些重要原则,对我国外语教材和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些原则包括:第一,强调构建和分析专门语料的重要性。多位作者都提到了现有各种教材的一大弊病,即不能很好地反映真实具体的语言使用状况。因此,有效的教材应该建立在对目标语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真实语料和课文之间应该是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第二,在写作教材的构建上,重视社会文化视角。多位作者强调应将写作视为一种涉及具体参与者和角色的社会活动,一些作者甚至主张将写作中的引用行为及如何与学术刊物的编辑和审稿人打交道等问题也列入了ESP/EAP的教材范围。可见,在外语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ESP/EAP写作教材不能仅停留在语言层面,而是应该扩展至文献检索、引用、选刊、投稿、同行评审及修订等诸多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第三,重视需求分析。这在针对专业语境的英语教材设计中尤为突出。需求本身具有复杂性,既包括学习者主观需求,同时也包括学校、社会和特定行业所期待的语言知识和专业能力。因此跨课程协作对专业写作课程设计十分重要。第四,倡导批判性反思,使语言教育超越技能培训的局限,赋予社会文化功能。例如,第五章和第十七章所提及的批判式、整体式或参与式教学的启示是,英语教育应该跳出单纯的语言技能培训的圈子,应设法将学习者的经历和面临的现实问题转化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使英语教育担当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Harwood对“教材”这一概念采取了新的、更加宽泛的定义。在本书中,教材并不完全等同于狭义的商业性出版的课本,而是指广义的教学材料,包括文本等多种形式和媒介的教学资源、手段和活动。提出这一广义的教材概念的好处是,有利于从观念上突破商业性出版的课本所具有的固有的“权威”(Gray 2002;Richards 2010),鼓励教师从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自行设计、补充或改编教学材料。但是,对“教材”定义的泛化容易模糊教材和教法之间的界限,有些章节如果不看标题就像是关于教学法的讨论。另外,除了个别章节之外,绝大多数章节都是基于英美ESL语境,并没有专门针对中国这个英语学习人口大国进行探讨,因此,教学方法论上的英美中心倾向需要注意。值得肯定的是,为此书执笔的专家们通过实例将原本容易被束之高阁的各种关于语言属性、语言习得、语言教育和研究方法的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教材设计的实践中。可以说,本书兼具理论上的深度、广度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值得感兴趣的外语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者和教材编写者参考。



参考书目

Gray, J. 2002. The global coursebook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 In D. Block and D. Cameron (eds.). Globalization and Language Teaching[C]. London: Routledge, 151-167.

Richards, J. C. 2010. Textbooks: Help or hindrance in teaching?[A] In Selected Works of Jack C. Richards on Applied Linguistics[C].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43-261.

Tomlinson, B. (ed). 2008.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Materials: A critical Review[M]. London: Contiuum.


本文作者通信地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邮箱:txiong@gdufs.edu.cn



教材研究读书笔记征文说明


征稿范围:针对《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英语语言教学材料:理论与实践》《教材论》的原创书评或读书心得

语言:中文

字数:2000—4000字

投稿邮箱:research@fltrp.com

截稿时间:针对外语教材研究著作书评和读书心得的征稿长期有效;本轮征稿计划截至2020年11月30日。

 

欢迎各位读者踊跃投稿,被选用后即在iResearch公众号发布,同时作者可获赠外研社100元购书卡。


征稿更多详情,请点击通知丨教材研究读书笔记征文启事



来源:iresearching 外语学术科研网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cwMjgzMw==&mid=2651610964&idx=1&sn=f3cd4238b4ec6373ce0335374e954db0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