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态系统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0-11-17 18:17

陆地生态系统(terrestrial ecosystem) 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由陆生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这一系统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1/3,以大气和土壤为介质,生境复杂,类型众多。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该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主要是各种草本或木本植物,消费者为各神类型的草食或肉食动物。在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复杂,生物种类最多,生产力最高,而荒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最低。1

名词解释地球陆地表面由陆生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这一系统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1/3,以大气和土壤为介质,生境复杂,类型众多。按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生长类型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该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主要是各种草本或木本植物,消费者为各种类型的草食或肉食动物。在陆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复杂,生物种类最多,生产力最高,而荒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最低。1

生态系统因受地理位置(经度,纬度)、气候和下垫面性质的影响,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各种各样,首先可以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是指陆地水域和海洋水域形成的生态系统,陆地水域可以含盖湖泊、河流、冰川和沼泽湿地(李博,2000)。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是大陆上水体以外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称,包括农田、森林、草原、荒漠、冻原、都市和城镇等类型(李博,2000)。2

陆地生态系统分类通常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按植被类型划分为苔原、针叶林、温带常绿林、温带落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和热带荒漠等十大地带性类型,这种地带性的植被格局主要是由地球表面的水热条件差异决定的。随温度的下降,植被分布从热带类型向苔原过渡;而随降水量的增加,植被则从荒漠转变为森林。苔原分布区的温度最低,降水量也较小,而雨热最充沛的高温地区分布着热带雨林。

陆地生态系统格局主要是用植被类型和气候类型分布来描述的,具有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对北半球而言,由于热量的分布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与之相对应,自北向南呈现出纬向地带性,依次分布着苔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阔叶林和热带雨林从海洋向内陆,由水分条件变化,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统称为水平地带性。

地形的变化会影响温度和水分等自然环境因索,在一定区域形成特有的环境条件,进而造成植被类型的变化,比如在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其气温和降水呈现规律性变化,使植被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图2.3列举了我国温带(陈灵芝等,1997:陈灵芝和王祖望,1999)、亚热带(陈灵芝等,1997)和热带(蒋有绪,1991)山地植被的垂碧地带性分布特征,以长白山为例,500 m以下为落叶阔叶林带,500-1100 m为针阔叫混交林;1100-1800 m为针叶林带,1800-2100°为高山岳桦林带,2100 m以上为高山苔原带。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刚 - 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