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粒干版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0-11-17 18:16

超微粒干版是以溴化银为乳剂制成的一种慢速干版,是电子工业中用于光刻制版的一项重要基础材料。

超微粒干版详解起微粒干版集成电路中光刻制版用的感光版的一种。此外还有罗甸干版、快速明胶干版、快速超徵粒干版等。由底板(片)和感光膜组成。底板采用性能稳定、透光率高的玻璃或塑料薄膜。感光膜由硝酸银、卤化物和介质(明胶)三种材料为主配成乳胶液,再加入螺吡喃金醇(增感剂)、三氮吲哚唎嗪(稳定剂0、明矾(坚膜用)等构成。国产的这类干版主要性能为感光度略低于日本千版,反差系数大于7,灰雾密度小于0.005,最大密度大于4,解相力缩微照相法大于50,激光干涉法大于等于3000,清晰度与日本干版同,潜影稳定性好,坚膜性较强,乳胶片与载体结合较牢固,乳剂层厚度4~6μm,版面针孔度小以及版面平整度(10X10cm)好等。制造工艺主要包括:采用双注法的有:乳剂制备、玻璃清洗、涂防光晕层、底层与乳剂层的涂布、干燥、包装整理和检验测定等。主要用用于集成电路生产中光刻制版。1

超微粒干板制作工艺流程(1)清洗玻璃将严格检验的玻璃放入洗液缸中浸泡24小时以上。取出后用碳酸钙或洗洁净擦洗玻璃两面,分别用水洗。然后把玻璃装在插架上,放在烘箱中烘干备用。

(2)溶胶在300~500ml的大烧杯中,称取8g明胶(特级),倒入80~100ml水,将其放在恒温水浴锅中,控制溶液温度为37°C,加加以搅拌,使胶质均匀。

(3)乳化乳化又称卤化是整个超微粒干版制备中最关键工序。乳化常用双注入法。所谓双注入法是将盛有硝酸银溶液和溴化钾溶液的两支滴管,插人明胶溶液中,同时打开滴管的活塞,使两种溶液以每秒钟两滴的速度滴入。

(4)涂布从烘箱中取出温热的玻璃,置于一个平台上(水平面严格平整),用干净的小玻璃棒把溶胶涂布在玻璃上()一般12ml的乳胶可涂布220×200mm的玻璃)。涂布时一定得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千万不能乱涂,涂布时要使乳胶流匀,以达到平整均匀的目的。

(5)冷冻涂布以后,立刻把玻璃板放在冰箱中(4~8°C),其有两个目的:一是仰制溴化银颗粒继续长大,达到超微粒细颗粒的目的;二是是冷冻成胶,使于切条、水洗以去除硝酸钾。

冷冻温度一定要控制好,如果温度过低,乳胶表面会结霜、发皱;如果温度过高,又达不到冷冻的目的。冷海冻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药膜面会出现细小网纹。一般掌胶液不流动、不粘手就可以。冷冻田时玻璃一定要平放,否则乳胶的流动而造成膜面的厚度不均匀。

(6)水洗经过冷冻之后,析出了硝酸钾结晶如留在乳剂层中,会影响版子的透明度和反差,必须去除。水洗是将版子插入支版架上,然后在冷水(5~10PC)内拍打,以便去除硝酸钾结晶。

(7)抽干将干版放入真空烘箱内烘干,约4小时后,再在50~60°C下保温2小时,然后包装。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晓林 - 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