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退模型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0-11-17 18:13

回退模型是对数学统计领域内数值关系进行定量描述的一种数学模型。表征输入值对输出值影响的程度。

背景简介研究修理活动对可修复系统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系统保障工作的重难点。1979年Mailk首次提出了改善因子σ的概念,以此描述修理活动对系统失效率的影响。1998年,Dedopoulos和Y。Smeers在Milk的基础上提出了役龄回退因子η的概念,把修理活动对系统故障率的影响定位在系统服役年龄,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部分学者主要采用固定的役龄回退因子η对可修复系统的役龄进行描述,并以此开展对可修复系统的保障工作研究。此方法虽然给计算带来了方便,但是,在工程实际中,可修复系统在历次修理后的役龄回退往往不是固定的,它主要体现为一个随着修理次数的增加,役龄回退量逐渐减少的过程,表现为一种长期的修理疲劳现象。针对传统役龄回退方法的不足,开展可修复系统的役龄回退机理及其新模型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定量衰减的可修复系统役龄回退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及分析。1

回退模型构建首先,修正系统役龄回退因子η传统定义:役龄回退因子η为对某一可修复系统进行初次修理后,实际服役年龄回退的程度,即“首次复新”程度。即η只与当次修理活动的修理工艺有关,与系统的修理次数及实际役龄无关。然后,定义役龄回退增量的增加量为U,它表示系统在历次修理后回退增量的增加部分,定义役龄回退增量的衰减量为D,它表示系统在历次修理后回退增量的衰减部分。新的役龄回退机理主要阐述:本次修理活动对产品的影响是包含前面所有修理活动对产品的综合影响,其影响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役龄回退增量。

回退模型分析传统模型以及新模型都能实现对系统役龄回退的描述,不同的是,新模型中系统役龄回退的幅度随着修理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小,表现为一种修理的疲劳现象。对比传统方法与新模型对役龄回退量及增量的描述。两种模型都描述了役龄回退量及增量随着修理活动的变化趋势。不同的是,新模型对于役龄回退量的增加的描述是从快速到缓慢,最后趋向不变。而对于役龄回退增量,新模型描述了随着修理活动的增加,增量逐渐较少,最后趋向于0。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斌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