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散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0-11-17 18:05

大黄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十五。主治时气三日,头痛烦热。

组成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30g),秦艽(去苗)一两(30g),桂心一两(30g),石膏二两(60g),柴胡(去苗)一两(30g),甘草(炙微赤,锉)半两(15g)。

用法用量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时气三日,头痛烦热。

附方名称:大黄散

组成:川大黄(锉碎,微炒)二两,羚羊角屑一两,枳实(麸炒微黄)一两,川芒消二两,桑根白皮一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主治:时气十日以上,腹微满而喘,脐下绞痛,大便不通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十六

名称:大黄散

组成:川大黄(锉碎,微炒)、栀子仁、犀角屑、麦门冬(去心)、黄连(去须)、地骨皮、甘草(炙微赤,锉)、黄芩、柴胡(去苗)、白鲜皮各一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时气余热不退,发渴躁闷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十六

名称:大黄散

组成: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黄连(去须)半两,麦门冬(去心)一两,栀子仁(锉)半两,柴胡(去苗)一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加豉少半合,葱白二茎,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时气头痛,壮热不解,心神烦躁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十六

名称:大黄散

组成: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寒水石半两,川芒消半两,石膏半两,川升麻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葛根半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二钱,不拘时候,以新汲水调下

主治:时气表里如火,烦躁欲死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十六

名称:大黄散

组成:川大黄(锉碎,微炒)、甘草(灸微赤,锉)、川芒消、桂心、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麻黄(去根节)各一两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主治:时气七日,往来寒热,胸胁逆满,大肠秘涩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十五

重要文献摘要《医方类聚》:“治时气三日,头痛烦热,宜服大黄散方: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秦艽一两(去苗),桂心一两,石膏二两,柴胡一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朱彩凤 - 博士生导师 - 杭州市中医院肾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