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电报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0-11-17 17:51

气象电报是指气象观测人员把观测到的气象记录编成电报,通过电信传输系统传到各级气象台。

概念气象电报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数码形式:它是用数字编码的电报,一般是五个数码一组,各数码代表一定的内容。如地面天气观测报告、高空风报告、探空报告、格点值报告等都属于这一类;

(2)明文型式:这一类主要使用简明英文编报,在报文中夹杂一些常用的和专业的缩写英文字。一般来说,这种电报的内容一看便知,如台风警报、天气摘要报告等。但有的明文报里也有字符和数码,要了解其内容仍需查询有关规定,如关岛编发的自动数据处理的热带气旋警报就属于这种情况。

无论是数码型式的或是明文型式的气象电报,都有一定的基本格式,包括起始行、报头、报文(数码或明文)、报尾。电报的内容,主要是根据报头和报文来识别。至于起始行和报尾,则是为气象通信传输的需要而规定的。1

气象电报上传编发系统随着气象业务的现代化发展,传统的电报传输模式,明显具有稳定性差、时效低等弊端,且已不能适应业务需求。为充分利用现有宽带网络资源,开发与之相匹配的、通用性好的气象电报编发传输软件,对于提高电报传输时效和质量,有重要意义。

系统简介系统采用VB编程语言编写,由参数设置、报文编辑传输、工作情况查看、网络及传输情况检测、智能报警提醒及系统帮助等功能模块组成。传输采用密闭技术,并以二进制格式进行,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系统实现了报文的自动抓取、编辑,并有自动完成报文编辑、传输全过程的、有效避免报头错和漏发报等现象的发生的功能。采用软件皮肤设计,使界面更加美观、大方。

主要功能(1)参数设置

参数提供系统正确运行的必要数据和设置,包括台站信息、传输方式、时制、服务器参数、报文路径、自动工作任务等。

(2)电报编辑传输

①人工编发传输

在参数设置中,如果没有选中“使用自动传报功能”,就必须人工干预进行编发报:在系统主界面,选择要传输的报类,点击“形成报文”、“报文传输”功能按钮,即弹出登录服务器的窗体,传输完成后登录窗体自动关闭,最后,点击“要取回执”即可完成。

②自动编发传输

参数设置中选中“使用自动传报功能”,电报的编辑、传输、要取回执等工作程序会按设定时间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

(3)查看功能

在系统主界面的“查看”功能,可浏览查看过去任意时间的报文传输情况或最近一次发报报文的详细记录。

(4)智能报警提醒

若在参数中定义了某时次发报任务,而在该时次后的发报时段内没有传输报文或传输不成功时,系统会发出报警声;在发报后无法自动找到回执,系统也会以另一种声音报警,但人工要不到回执时,系统不报警。

(5)网络通讯检测

系统对网络通讯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检测一次,用户也可点击“检测网络”按钮,了解即时的网络连通情况;每次传报后,系统对报文传输情况,进行自动检测,并在当前状态栏显示所有检测结果。

(6)帮助

提供以CHM格式的标准Windows帮助文件,图文并茂地提供系统全面的技术支持文档。

系统使用(1)运行环境

系统要求安装在Wl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下,lGB以上硬盘,6镰忸以上内存,并要求音响系统可用。

(2)使用前的工作

系统使用前要设置本机的IP地址、网络属性等。此外,还要根据本站发报任务,以文本方式(记事本即可)编辑本站的所有报类格式文件(安装目录\sys\bwgsjni),并设置本站的存储开关、用户名、登录密码等用户信息参数(安装目录\sys\user.ini)。

(3)注意事项

①软件运行依赖于正常的网络连接,使用前必须设置好所用计算机的网络属性。

②系统设计了Windows环境下的拨号上网功能,以备在宽带网络连接不正常的情况下使用。

③参数设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系统可否正常运行,如:在工作任务设置的报类在该时次会被系统自动选为发报类型,如设置不当,直接影响报类格式等。

应用范围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传报的通用性,除可以编发地面天气报、山东地方报、重要天气报、气象旬月报、台风加密报、天气加密报等常规报类外,系统还设置了自定义格式的报类的编发。因此,该软件可适用于以FTP传输方式编发报的各类气象台站。

研究结论该系统于2005年6月在全省推广使用,应用反馈一直情况良好。它实现了对自动站报文的自动抓取和编辑,与当前业务紧密结合,并具有运行稳定,安全快捷,操作简单等特点,使电报传输质量明显提高。此外,由于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随着业务应用要求的改变,对其功能进行相应的拓展、改进和升级也容易实现。2

气象电报收集、分发系统在业务中的应用全省气象电报收集、分发系统就是为了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要求而进行研制、开发,并投入到业务使用的。该系统是电信台的一项主要业务系统,在全省整个通信业务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系统的应用平台系统的研发主要根据电报自身的特点和电报传输业务的需要,按照软件开发规范进行模块化设计,操作界面直观、简单、易用。系统应用平台为MicrosoftwindowsNTSerVer4.0(SP6),使用VislalBasic开发工具,后台使用微软SOLSerVer6.5数据库。

气象资料来源说明收集气象资料来源很多,大部分资料是通过单、双收站收集。主要来源方式有:

(1)单、双收站

单、双收站主要收集全球的各种气象资料。(包括全国其它省、区、市资料)

(2)通过X.25分组网

分组网上传的资料主要是我省所管辖台站的各种观测资料。如地面观测资料SM、SI、SX、SN等,高空探测资料US、UG、UP、UK、UE、UO等。

(3)香港(DDN)和澳门(ISDN)送来的气象资料

主要有香港自动站资料、地面、高空资料,菲律宾、澳大利亚等的地面及高空资料,日本船泊报,台风期间还有香港雷达、警报等。澳门自动站资料、地面资料等。

(4)通过电信局800业务发送来的资料

电信局800业务是X.25分组网收集电报的备用手段,电信局800业务是指市、县各观测站将气象电报报文传真至当地电信局,然后由当地电信局通过广州电信局将报文送到广东省气象局报房,该方式传输时效较差,需采用新的方式来代替。

(5)通过传真或电话口传的手工抄报。

系统的应用(1)收集电报,站号监测

①系统自动收集通过X.25分组网和电信局800业务来报,并对报文内容(TTAAii、CCCC码、YYGGgg、0段、正文内容)进行检查。值班员通过站号监测,如在规定的电报时效(参照广东省各气象台站观测资料、产品上行传输时效规定(气业字[2001]1号))内,站号颜色为红色(红色表示该站没来报或缺报,蓝色表示逾限,绿色表示过时,黑色表示及时)时,就加强监视,有必要时直接打电话到该观测站追报,确保电报及时收集、分发。

②对于通过传真或电话口传的手工抄报,系统会自动检测报文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应大于0C,小于40C)和雨量(通常应小于50mm),如果超出正常范围,系统会报警,提醒值班员注意。

③系统对香港(DDN)、澳门(ISDN)和单收站来的资料进行拆包检查、分类、汇编,然后入库(使用MS-SOL数据库)。

(2)发送资料,线路监控

①发送北京的资料有市、县站通过X.25分组网上传的观测资料和各种预报产品。上传资料一路直接送到Alpha2000服务器通过卫星发送到国家气象局;另一路转到微机转报系统进行收集、处理、分发。当X.25分组网有故障时,市、县站就通过电信局800业务、传真或电话将报传至微机转报系统处理,再上传北京。

②发送给香港、澳门的资料,有国内、国外地面、高空、格点资料,以及国内、国际城市预报资料等。

③广州民航、空司、西部石油、南海舰队等服务单位的资料有全球各地的部分地面、高空资料和台风警报等,系统会将资料发送到各指定的目录供用户使用。

④通过线路状态监控,值班员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各用户的资料是否及时发出。

系统应用效益(1)促进各市、县气象资料传输时效的提高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1年3月至9月份使用气象电报收集分发系统以来,各市局、县站的及时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提高全省电报传输时效

随着气象电报收集、分发系统在业务中的应用,全省电报传输时效逐步得到了提高,详情见表2。

(3)在灾害性天气中的应用

台风期间,如果需要预约加密资料,值班员只需在加密报窗口上填上日期时间、流水号、加密内容以及加密站号,系统便可自动编出报文,并及时发送到指定的地点通知观测员加密观测。台风加密报在及时时间内很快收齐并发送到预报员手里。系统还会将台风期间的加密资料或台风警报等快速发往广州空司、广州民航、深圳机场、珠海机场、海岸电台等有关部门,为他们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研究结论全省气象电报收集、分发系统虽然在气象电报传输业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自动化程度也较高,但各市、县观测站通过传真和电话口传的情况还是不少,如2001年9月和10月的传真和电话口传手工抄报的百分比为2.75%和2.33%。为了减少人为错误和提高报文传输时效,建议各市、县观测站尽可能使用X.25分组网或者电信局800业务传输电报。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芳碧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