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亭,又称交通指挥亭,是指用作指运道路交通之岗亭。最简单的交通亭是设计为容纳一人站立之开放式更亭,交通警可以站于其内,以手势指挥交通。有些交通亭为封闭式,有人手操作的灯号。还有些交通亭是用作操作附近数个路口的灯号。
现时不少交通亭已被自动式交通灯取代,但一些较落后的地区依然广泛使用以手势指挥交通的交通亭,例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历史交通亭的使用
交通警在1922年首次配备手杖以控制交通。港岛地区亦开始设有由手动改变讯号的交通灯,以协助指运,包括般咸道与薄扶林道交界、般咸道与卑利士道交界、坚道近旧半山区警署(俗称八号差馆)、般咸道与坚道交界、亚毕诺道与上亚厘毕道交界及花园道近缆车总站。而交通亭的正式亮相,则在于1953年。
交通灯的使用
香港60年代中,路面开始使用自动操作的交通灯。就干诺道中文华东方酒店对出马路为例,1965年尚未有交通灯,路面交通仍然依靠交通亭。1966年,交通灯已设立,但尚未运作。至1969年,该位置之交通亭已完全被交通灯取代1。
最后的交通亭
在香港,纵使交通亭于1970年代已广泛用于路面,有不少交通亭仍然在运作,直至80年代初才全面被交通灯替换。以下为部分节录:
礼顿道夹加路连山道,保良局牌坊对开,在80年代初尚存;
波斯富街,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仍在运作;
轩尼诗道夹皇后大道东夹金钟道,一直保留至1974年金钟道拉直工程;
干诺道中皇后像广场处;
干诺道中夹域多利皇后街统一码头巴士出口处;
现存之交通亭警察博物馆;
荃湾新界南交通总部内;
黄竹坑警察学院黄河广场;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晓红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