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非特异性感染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0-11-17 17:39

颅内非特异性感染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包括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硬膜下(外)脓肿等疾病。临床症状以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中多形核白细胞增多为主的炎性变化。

一、病因:颅内非特异性感染感染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霉菌和寄生虫引起

二、鉴别诊断:1.非化脓性脑膜炎,其脑脊液中细胞多为淋巴细胞,而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细胞增多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加上糖含量降低和乳酸氢酶增高可排除非化脓性脑膜炎。

2.机械、化学、中毒性脑膜损害及癌症脑膜病。这些情况也会出现与化脓性脑膜炎类似的临床表现,但通常凭仔细的病史,原发病的确定,对疾病转归的观察及试验性治疗等可使诊断得以确定。

3.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突然发病,也可有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等,但腰椎穿刺脑脊液呈血性可证实诊断。

三、检查:(一)实验室检查:

急性期间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占80%~90%。

(二)脑脊液检查:

早期即有炎症性改变,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甚至为脓性,细胞数可达(1000~10000)×10/L以上,且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恢复期才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但糖与氯化物明显降低。

(三)CT检查:

CT可见脑膜呈线状强化,如并发硬脑膜下积液,可见颅骨内板下方出现新月形低密度区,包膜形成时,其内膜可被强化,炎症波及室管膜及脉络丛时,可显示脑室壁线状强化。如并发积水则可见脑室扩大等。如脑实质受累则显示低密度区和占位效应。

(四)MRI检查:

MRI检查依病变的不同阶段而有不同表现,在病变早期可见脑膜及脑皮质呈多状信号增强,脑组织广泛水肿,脑沟裂及脑回变小。在病变中期,可在皮质下出现缺血性病灶及脑周围出现间质性水肿。后期,可见脑积水硬膜下积液或脑萎缩。

四、治疗原则:(一)全身疗法:

1.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轻症可不应用,重症特别是败血症则应早期、足量、广谱、联合、有效的抗生素静脉输入。注意用前做试验和用后的药物反应。

2.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严重感染可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液。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重症患者定时测T、BP、P、R,以及神志、瞳孔、肢体活动等。

4.对症处理,对高热患者给予降温,疼痛较重者给用止痛剂,以及抗休克治疗。

5.需要隔离的严格执行。

(二)局部疗法:

1.患部休息、制动、抬高患处等。

2.局部外敷药物,早期可先用鱼石脂软膏和中药。

3.局部热敷,理疗。

4.手术前后护理,术前用药及局部处理,术后观察和保持引流通畅,局部清洁及时换药等。

(三)健康教育:

1.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防止皮肤损伤,伤后要及时正确处理。

3.处理原发病灶。

4.尽早治疗相关的全身疾病。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毅 - 主任医师 - 山西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