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溶血症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0-11-17 17:38

胎儿溶血症是指母、子血型不合而造成的胎儿、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水肿、贫血、肝脾肿大,溶血严重时可导致胎死宫内、中枢神经病变----核黄疸、心力衰竭或新生儿死亡,幸免于死的,则可遗留脑性瘫痪,导致终生残疾,其危害性即在于此。

一、病因及相关疾病在妊娠期,胎儿少量的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有人用荧光抗体检查方法发现,胎儿向母体通过红细胞的能力大于反方向的10倍左右。母子血型不符合时,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超过0.5毫升后才易引起一个初次免疫反应。胎儿红细胞对母体来说是一种抗原,这种红细胞进人母体,刺激母体产生相应抗体,而这种抗体又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从而使胎儿红细胞遭到破坏而引起溶血。出生后,由于新生儿体内免疫抗体的存在,故继续溶血。

由于血型系统不同,所以有各种不同的胎儿溶血症。我国已发现的共有三种,即Rh溶血症、ABO溶血症及MN溶血症。其他血型系统如Kell血型系统、Lutheran血型系统等亦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只是极少见。

二、鉴别诊断夫妇血型不合ABO系统:女方为O型,男方为A、B、AB型;Rh系统:女方为Rh(-),男方为Rh(+)。

孕妇血清特异性血型抗体效价滴定ABO系统:抗A或抗B在1:128为可疑,1:256为确诊,1:512为严重;Rh系统:抗D在1:8为可疑,1:16为确诊,1:64为严重。

产后新生儿复查(3项检查有2项为阳性可确诊) ①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②释放试验(+);③游离试验(+)。

三、治疗原则孕期处理:若根据产妇的生产史和血清学检查结果估计可能引起胎儿溶血症者,可口服维生素E,每日3次,每次10毫克,整个孕期服用;维生素c500毫克加25%葡萄糖4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一次;氧气吸人,1天2次,每次01~02分钟,后两种措施,在孕期早、中、晚期各使用1疗程,每疗程10天。经采用上述措施后可降低新生儿溶血症之流产、早产率及死胎率。

而对生产的新生儿的治疗:对于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在最近些年有新的发展,兹就几种常用方法简述如下:

1、蓝光治疗(光疗)

国内于1974年开始应用,在上海地区较为普遍,其主要原理为胆红质有吸收光的能力,尤以间接胆红质为明显,而蓝光(420~407毫微米波长)疗效最好。

2、西药

较常用的有10%葡萄糖150~2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3~5天,以增加葡萄糖的羟基氧化,形成葡萄糖醛酸,以利与胆红质的结合,成为直接胆红质,然后从胆汁中排出。

3、交换输血治疗

自从有了光疗后,交换输血大为减少,但还不能完全代替换血,这是因为光疗降低胆红质效果不如换血快,另一方面光疗不能去除免疫抗体,所以在下列情况下应换血:①出生时有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心力衰竭者;②总胆红质较高(25毫克%以上),且临床出现明显抑制或兴奋者;③黄疸发展快而光疗无明显效果者,均应采用换血疗法。

四、预防当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未刺激母体产生抗体之前即使其破坏,即能达到预防本病的目的。由于胎儿红细胞大多于分娩时进入母体血循环,因此,第一胎小儿出生后迅速设法使其进入母体的红细胞被破坏,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时机,近年来改用抗D丙种球蛋白浓缩制剂。剂量:1毫升(相当于300的微克抗D抗体)于分娩后72小时内肌注,预防有效率达90%。如必要时,剂量也可适当加大。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晓兰 - 主任医师 -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