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癌肿病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0-11-17 17:28

中文名:马铃薯癌肿病病原中文名:内生集壶菌或马铃薯癌肿菌,主要为害部位主要为害地下部。

被害块茎或匍匐茎由于病菌刺激寄主细胞不断分裂,形成大大小小花菜头状的瘤,表皮常龟裂,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窖,病薯变黑,发出恶臭。地上部,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高,叶色浓绿,分枝多。重病田块部分病株的花、茎、叶均可被害而产生癌肿病变。

为害症状被害块茎或匍匐茎由于病菌刺激寄主细胞不断分裂,形成大大小小花菜头状的瘤,表皮常龟裂,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窖,病薯变黑,发出恶臭。地上部,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高,叶色浓绿,分枝多。重病田块部分病株的花、茎、叶均可被害而产生癌肿病变。1

形态特征病菌内寄生,其营养菌体初期为一团无胞壁裸露的原生质(称变形体),后为具胞壁的单胞菌体。当病菌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整个单胞菌体的原生质就转化为具有一个总囊壁的休眠孢子囊堆,孢子囊堆近球形,大小47×100~78×81(um),内含若干个孢子囊。孢子囊球形,锈褐色,大小40.3~77×31.4~64.6(um),壁具脊突,萌发时释放出游动孢子或合子。游动孢子具单鞭毛,球形或洋梨形,直径2~2.5um,合子具双鞭毛,形状如游动孢子,但较大。在水中均能游动,也可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1

传播途径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很强,甚至可在土中存活25~30年,遇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和合子,从寄主表皮细胞侵入,经过生长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可释放出游动孢子或合子,进行重复侵染。并刺激寄主细胞不断分裂和增生。在生长季节结束时,病菌又以休眠孢子囊转入越冬。1

发病条件病菌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在低温多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湿度高、温度在12~24℃的条件下有利病菌侵染。本病目前主要发生在四川、云南,而且疫区一般在海拔2000m左右的冷凉山区。此外土壤有机质丰富和酸性条件有利发病。1

病菌此病的病原菌为内生集壶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据报道,目前世界上已鉴定出的马玲薯癌肿病病菌生理小种有8种。马铃薯癌肿病的病原菌菌体内生,不用菌丝繁殖。形成孢囊堆,被有膜的孢子囊,由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孢子囊内有200~300个游动孢子,春季温度8℃以上,湿度充足时,癌肿病组织腐烂,越冬的休眠孢子囊在土中释放出大量单核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可进行再侵染或在外界条件不适时交配成结合子发育而形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单鞭,使之能在土壤中移动而达到寄主细胞表面。而后游动孢子失去鞭毛进入寄主细胞。

在低温多湿、气候冷凉地区易发病,昼夜温差大利于发病。影响该病发生和流行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土壤温度、湿度和酸碱度。冷凉、高湿、雾日多、阴雨日多、空气和土壤湿度大的地方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1

防治方法(1)严格检疫,划定疫区和保护区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

(2)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性差异大, 中国云南的马铃薯“米粒”品种表现高抗,可因地制宜选用。

(3)重病地不宜再种马铃薯,一般病地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改种非茄科作物。

(4)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勤中耕,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

(5)必要时病地进行土壤消毒。

(6)及早施药防治坡度不大、水源方便的田块于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浇灌;在水源不方便的田块可于苗期、蕾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60L,有一定防治效果。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芳碧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