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业务管理是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对从事环境监测活动的监测机构的技术业务能力进行科学管理的活动。
环境监测业务主要是指为政府经济决策、环境管理、环境执法、环境科研等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满足社会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履行国际公约而开展的各类针对环境生态的环境监测活动。1
释义环境监测业务管理是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对从事环境监测活动的监测机构的技术业务能力进行科学管理的活动。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总局令第39号)明确了环境监测的工作内容,即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及环境预警监测。各级环境监测站主要业务是针对大气、水、噪声与振动、土壤、核辐射与电磁辐射、生态等的环境要素开展环境质量监视性监测以及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环境监测机构陆续开展了突发事件环境应急监测、环境预警预报监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监测、考核监测、调查监测、科研监测及污染纠纷仲裁监测。还有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动车尾气检测等服务性监测业务工作。根据监测任务来源和目的不同,有各自的业务管理晕点。
就环境监测过程而言,环境监测业务技术管理工作,主要有监测点位管理、采样技术管理、实验室分析管理、监测数据管理、综合技术管理等五个方面。
环境监测业务管理内容监测点位管理环境监测力求以最少的监测点位,获取最具时空代表性的监测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早以地区人口数量确定环境监测点位;美国以区域面积、人口数量、污染程度为基础。确定环境监测点位。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城市和地区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噪声、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按功能区确定监测点位。区域环境噪声监测采取网格法布设监测点位,城市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布设在道路两侧,土壤环境质量和植被监测多以星形法布设监测点位,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当地气象条件、以排气筒为中心、扇形布设区域环境监测点位,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依据水体大小、水文条件、污染物稀释和扩散规律。以排水口为中心分别布设上下游监测断面(点),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依据拟建区域面积、以网格法布设监测点位,线性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分别采取敏感点和道路一侧梯度布设监测点位等;逐步发展到目前各环境要素质量监测和污染源排放监测,依据现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布设监测点位。环境监测点位管理,从积极探索到科学规范,增强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采样技术管理环境监测点位确定后,依据“随机抽样”原则,现场采集单个瞬时样品或瞬时混合样品。环境样品采集后,依据采样程序和管理制度,即:采样容器、采样准备、采样方法、样品采集-固定-运输-交接-保存程序、质量控制措施,随机检查采样器清洗、容量和性能校正、吸收液配置、滤膜(简)恒重与称量、采样标签-记录-签名。以及定期检查自动监测采样装置精度,保证样品采集的准确性、规范性、完整性。
实验室分析管理环境监测项目实验室分析,是在监测布点、样品采集基础上定性、定量测定某一污染物浓度的过程。鉴于环境要素复杂、污染物种类多、监测领域广泛、监测内容多变、监测项目浓度范围较大。因而,标准分析方法必须与之配套。以化学污染物为例,其分析方法几乎涵盖了现代分析化学和分析仪器所有领域的分析技术与手段;每一项分析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检测范围,且又按所依据的原理和仪器不同分为若干具体方法。不同的分析方法必将产生不同的分析结果误差。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统一标准分析方法,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关键。
科学运用各类标准分析方法。科学管理各类分析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分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还应加强分析人员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持证上岗考核,熟练掌握个人承担的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切实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监测数据管理通过实验室分析获取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的成果或产品,是描述和评价环境状况的基础资料,是环境执法管理的技术依据。因此,环境监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客观、公正,要求原始数据依据法定计量单位和有效数字规则修约、记录、处理、报出,建立数据库,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环境监测各类污染物浓度数据处理时,首先,分析数据分布类型;其次,采用概率统计等数理统计方法,剔除分析误差等原因产生的离群值;再次,通过了解环境样品,判断总体特征,估计监测数据的可信度;最后,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专项环境标准限值要求,计算监测数据范围值、平均值、超标率等。此过程可通过计算机运筹,经处理后的环境监测数据。应分类贮存,形成环境监测数据库。
综合技术管理环境监测综合技术管理,主要是环境凋查与监测成果综合表达,调查与监测数据分析、说明环境状况(污染源、环境质量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趋势预测、环境问题分析、环境对策建议等过程管理。
环境监测综合技术表达形式是环境调查与监测数据和文字报告,即:环境调查与监测报表、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研究报告。它是通过调查与监测获取的环境信息汇集、解释和调查与监测成果运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当好“耳目”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极易出现不易发现、难以纠正的无形差错,以及环境状况及其趋势分析不深入、不到位,环境问题分析与实际不符,对策措施难以起到指导工作或提供参考、借鉴的作用。
环境监测综合技术报告表达优劣,除数据处理因素外,还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结构信息繁多,学科领域或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调查评价方法、预测模型、逻辑思维、归纳推理、综合分析等交织运用;主观因素主要取决于环境评价人员责任心、专业技术能力、政策法规意识和水平。
环境监测综合技术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密集的工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环境监测机构的总体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由此而论.环境监测综合技术管理尤为重要。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吴俊文 - 博士 - 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