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什么样子?
自青藏高原奔涌而下,蜿蜒过山脉与盆地,流淌在平原和丘陵,最终注入渤海!黄河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洋洋洒洒写下一个巨大的“几”字!
黄河(图源@thinglink )
黄河(图源@allmac)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却也带给了我们许多困扰。
黄河(图源@EarthPorn)
“善淤、善决、善迁”,使她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
因此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人们对黄河的研究探索从未停止!
01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
中国水系分布
青藏高原之上,巴颜喀拉山的冰雪融化汇集在山下狭长的盆地中,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浅湖区。这便是中国古地图上所记录的黄河源——星宿海,湖水如同繁星般闪耀的地方。
大明舆地图
在上个世纪中后期,星宿海上游的三条河流玛曲、扎曲和卡日曲都被视为黄河源头。2008年,由青海省政府组织、国家测绘局指导的“ 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正式启动。
星宿海(图源@纪录片《黄河》)
国际上判断河流正源的惯用标准有3条:“河源唯长”、“流量唯大”、“与主流方向一致”。科考队经过大量综合调查认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
三江源
黄河形成时代的问题,学术界尚无定论。由于研究地段不同,研究角度各异,学者们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其中的一个主流观点是:黄河演化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古黄河胚胎孕育期
在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早更新世(距今150万年~115万年),华北——塔里木古陆块上分布着众多古湖盆。
中国构造划分(图源@文献[3] )
在当代黄河所处的区域内,自西而东发育着:共和、西宁、陇西、宁南、银川、河套、陕北、晋西、陇东、汾渭、洛阳、沁阳及华北等古湖盆。
古湖盆模型
西高东低阶梯型台地的形成使每个湖盆都成为了同地区河流的归宿。而如今的渤海,在当时还是湖泊。
河流入湖
这些湖盆水系各自成为独立的内陆水系,它们的形成与发展,为黄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古黄河诞生成长期
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湖盆分布区地壳发生明显差异性构造运动。湖盆间隆起带强烈上升,河流急剧下切,使早期已具雏形的古河道继续加深增宽,区域性水文网逐渐出现。
约在早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50万年间)时期,阿尼玛卿山以东地区地壳出现大面积抬升,隆起段河流负向侵蚀剧烈,共和湖和汾渭湖被拉开,并逐渐消亡。
现今的阿尼玛卿山
到了晚中更新世(距今50万年~10万年间),在晋陕、三门峡和兰州等宽谷地段古黄河及其支流发育了第三级基座阶地,共和盆地、汾渭盆地也有着发育良好的三级阶地。
至此,除共和盆地以西和沁阳盆地以东仍为独立湖盆水系外,其余地段古黄河已相互连通,古黄河流域中出现统一的古水文网系统,河道也基本定型。
海洋水系的形成
到了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古黄河流域内古水文网发生了历史性转折。
在此期间的古水文网系统中,大部分古湖盆已淤积消亡,少数存留的水域面积也大为缩小,如扎陵、鄂陵及若尔盖等古湖泊。
此外,古冀中湖因泥沙淤积使湖区面积大为缩小,其东侧断隆上升,将古湖一分为二,位于北部者仍称冀中湖,展布于南部者称古长垣湖。
今天津以东水域被海水侵占,为古渤海,古黄河经天津湖流入大海。
现今渤海
当古黄河贯穿古湖盆入海后形成为海洋水系,海平面成为了全河统一的侵蚀基准面。河床纵剖面在海平面升降控制下,向统一的均衡曲线方向发展。自此黄河河床进入统一的调整阶段。
黄河的形成与演化是地质构造、地貌和水文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青藏高原隆升、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演变有着密切联系,反映了东亚构造地貌的变化与发展。
(图源@Shannon1)
02
黄河如今的上、中游分界点为内蒙古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为河南省桃花峪。
但由于其自远古以来就是多泥沙河流,因此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黄河经常泛滥决口,河道变迁极其复杂。
黄河(图源@fading)
据古籍《禹贡》记载,夏、商、周时期的黄河被称为“禹河” ,入海口位于今天的天津附近。当时的黄河并未设有堤防,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堤防才开始出现。
禹贡九州图
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禹河在浚县宿胥口决口,新河道较原河道偏东南。自此直到西汉末年,黄河沿该道奔流613年,史书称其为“西汉故道”。
黄河改道示意图(图源@Stevenliuyi)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东决,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
后经东汉王景治理,修筑了千里黄河大堤,使黄河出现了800年的稳定局面。这一时期的黄河也称为“东汉及唐代故道”。
东汉王景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在商胡决口,河道重新回到天津附近入海,史书上称为“北流”。后“北流”又分出一支在今山东无棣入海的“东流”,“北流”和“东流”合成二股河。
黄河决口泛滥图(宋代,马元)
二股河一直维持到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道。黄河抢夺并破坏了黄河以南的淮河水系, 给淮河水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直到明代后期潘季驯治河以后,黄河才基本被固定在开封,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阴一线,即“明清故道”。
潘季驯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 , 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 舍弃“明清故道”,夺山东境内大清河, 由利津入渤海, 形成今日黄河的河道。
清代黄河彩绘图(图源@Anonymous)
1938年6月, 国民党政府为了阻止日军西进, 扒开河南郑州花园口附近大堤, 造成黄河又一次的大改道。
1938年黄河洪水
黄河再次侵占淮河, 并在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泛滥达9年之久, 直到抗战胜利后, 1947年3月15日才重新合拢, 黄河回到现今的下游河道。
1938年黄河洪水泛滥地区(图源@Stevenliuyi)
在过去的两千年中,黄河下游有记载的决堤超过1500次,它们虽然为人们带来了许多困扰,但同时也构建了完全不同,独特壮观的中华大地!
黄河三角洲(1989-2009)(图源@NASA)
0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几十万年悠久历史黄河的冲刷,构建了最美丽的土地!
黄河(图源@CGTN )
黄河(图源@TCT )
九曲黄河第一湾(图源@百度百科)
壶口瀑布(图源@CACT )
壶口瀑布(图源@CACT )
壶口瀑布(图源@CACT )
乾坤湾(图源@sohu)
黄河老牛湾(图源@sohu)
河套平原(图源@sohu)
黄河三角洲(图源@NASA)
自古以来,黄河治理就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因此,我们探索黄河的前世今生,就如同探索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持久,艰难,但是必须进行下去!
参考资料:
[1] 刘志杰. 青藏高原隆升与黄河形成演化[C]//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地球科学分论坛. 2006.
[2] 戴英生. 黄河的形成与发育简史[J]. 人民黄河, 1983(06):4-9.
[3] Li, Yang-chun & He, Weihong & Xu, Ya-Dong & Song, Bowen & Yu, Yang & Ke, Xue & Kou, Xiao-hu & Luo, Man-sheng & Xin, Hou-tian & Fu, Jun-yu & Yang, Zhu-liang & Zhao, Xiao-ming & Yin, Fu-guang & Li, Zhi-pei. (2018). Division of tectonic–strata superregions in China. China Geology. 1. 236-256. 10.31035/cg2018028.
[4] 尤联元. 黄河改道和断流带给我们什么[J]. 中国三峡建设, 2008(02):28-35.
[5]纪录片《黄河》.2016
USGS、NASA、TCT、YouTube、维基百科、搜狐、百度百科等
- End -
桔灯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