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永久地印上了自己清晰的脚印。自此,我们也认识到了月球表面也覆盖着一层“土壤”,通常也称为月壤。
/ 亿年劫难终成尘埃
月球上没有大气,也没有任何形式的生命,月壤的形成主要是依靠物理风化,称之为“太空风化”。45亿年前,月球形成初期,表面炙热,处于熔融岩浆状态。随后的10多亿年间不断冷却,约在30亿年前基本处于“僵死”状态。月壳固结后的几十亿年来,从几纳米的微流星到几米甚至几百米大小的流星体,不断撞击月球的固体岩石表面。它们的运行速度非常快,即使质量很小的微流星,也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将月球表面砸成“坑坑洼洼”的形状。反复的流星撞击使得固体岩石不断破碎、胶结、挖掘、混合。
与此同时,巨大的昼夜温差也加速了月球岩石矿物的破碎。久而久之,月球表面便布满了细小的碎屑颗粒。但这些颗粒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月壤,在颗粒形成的过程中,它们还要饱受太阳风等高能粒子的洗礼。高速运动的太阳风粒子可以长驱直入到达月球表面,使矿物颗粒表面发生离子注入、结构非晶化和物质溅射,继而沉积在细碎颗粒的表面,从而改变了月壤颗粒的结构和成分。
美国捐赠给苏联的月球土壤,在莫斯科的VDNKh航天博物馆纪念馆展出。
此外,宇宙射线等其它作用也对月壤的形成和改造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就这样,在经历了三十多亿年的劫难后,月球表面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大约几米到十几米厚,平均大小约为100微米的月壤。最表层2厘米的颗粒更为细小,绝大部分小于2.5个微米,平均只有300到400纳米,通常被称为月尘。
1972年在“阿波罗”17号任务中发现的橙色土壤的特写。之所以呈红色,是由月亮早期火山过程产生的微小玻璃珠造成的。
/ 挥之不去的探测障碍
月壤是月面探测任务实施的一大障碍。月壤作为月面探测任务实施的直接接触对象,其性质关乎工程任务的成败,就如月面扬尘对航天员和航天器的危害。“阿波罗”17宇航员尤金·塞尔南就曾说过:“我们可以克服心里上的和机械上的一切障碍,却很难克服月尘带来的危害。”由于月球没有大气,月球表面扬尘主要是航天器着陆、巡视器以及航天员活动的人为扰动、流星撞见溅射以及静电运动造成。
“我们可以克服心里上的和机械上的一切障碍,却很难克服月尘带来的危害。”——阿波罗17宇航员尤金·塞尔南。
特别地,月球表面的太阳紫外辐射相对较强,绝缘的月壤颗粒在紫外光照射下很容易发生光电发射而带正电,从而在月球白天或者太阳光照射区形成正的月面电势;而晚上或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通常由于自由电子的积累而带负电。这些带电颗粒会在电场的驱动下发生迁移运动。而且,带电扬尘还具有极强的粘附性,一但粘附到航天器或者航天服表面上就很难清除掉,造成遮挡、阻塞、磨损等等,威胁航天器和航天员的安全。在“阿波罗”任务中,月尘的危害已经给了我们深刻的经验教训。
阿波罗17号任务中,月球车经过之处,激起阵阵月尘。
月壤,历经30多亿年劫难,化作尘埃,静静地躺在月球表面。科学家与月壤真可谓是“相爱相杀”的节奏:既然月壤对月面探测产生如此大的威胁,科学家又何谈“喜爱”之?
月壤,可挖掘的资源库?
月壤,天体演化藏宝图?
答案揭晓,尽在《中国国家天文》2020年11月号——
作者简介 /
李雄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国家天文》2020年11月号上新啦
编辑 / 紫晓 怀尘
Chinese National Astronomy
《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由国家天文台主办。
本刊面向广大公众,提供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收藏价值兼备的天文学内容及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