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X一MOL资讯
近年来,在非贵金属析氧反应电催化剂的研究中,Fe/Co/Ni基材料(如氧化物、磷化物、氮化物、钙钛矿、双金属氢氧化物等)被认为是最具前途、廉价且可与贵金属Ru/Ir基催化活性相媲美甚至超越的析氧反应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在电氧化条件下会发生表面重构,在原始催化剂的表面原位形成无定形或低结晶性的催化物种。这些物种一般在OER发生并析出氧气时重构形成对应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羟基氧化物,因此这些重构的新物种才是真正的催化活性物种,而原先的材料只能被称为前催化剂。这些重构催化剂通常展现出近表面重构的核壳结构,由于催化是表面反应过程,大量的内部组分无法直接进行催化反应,进而导致未被完全开发的催化活性和较低的组分利用率。除此之外,部分重构催化剂的复杂组分也影响了其催化机制的探索和真正催化位点的认知。因此,探索能实现完全重构的前催化剂(所获得的催化剂称为全重构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地,开展工业参数下的性能评估,也将进一步促进催化剂迈向产业化进程。近日,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和吴劲松教授报道了全重构催化剂及其超稳定催化应用,本工作重要发现点包括:(1)发现水合钼酸镍(NiMoO4•xH2O)纳米线(可推广至水合钼酸钴、含结晶水的碱式碳酸钴等材料)在常温碱性OER下可自发完全重构,而经过煅烧处理并失去结晶水的钼酸镍材料,发生表面重构;(2)结合原位拉曼、非原位电镜等表征,揭示了水合钼酸镍的动态重构过程,包括结构坍塌、物种浸出、表面无定形化、低结晶性羟基氧化物的形成、电解液的深度渗透、内部前催化剂的重构等复杂步骤;多物种(包括结晶水、钼酸根离子)共浸出所产生的疏松重构层是其重构过程进行彻底的关键因素;(3)所获得的全重构催化剂是由~5 nm超小活性颗粒内连接的纳米线结构,具有低结晶性、多孔、丰富缺陷等特征,促进了电解液的深度浸润和催化剂各组分的高效利用;该特殊结构归因于原位电化学测试,而普通的刻蚀处理得到的是较高结晶性的纳米片组装的纳米线结构;(4)全重构催化剂在常规及工业参数下均表现出高催化稳定性和结构组分稳定性。本工作展望:(1)因其独特的结构和稳定的催化等特点,全重构催化剂值得被关注;(2)原位电化学重构可发展为新结构材料制备的新方法,在能源存储与转化中可以有所应用;(3)考虑到电解水工业参数与常规测试条件的差异性,对于涉及重构的材料更应关注其在极端条件下的重构程度及催化机制,而全重构催化剂则可以有效避免该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来源:X-molNews X一MOL资讯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ExNzg4Nw==&mid=2657668230&idx=3&sn=71bebdc041c08447b5c8ffb70cfbf169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