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科协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中国科协定点扶贫35周年。中国科协定点扶贫办、吕梁市人民政府、山西省科协围绕“决胜小康、奋斗有我”主题,联合组织开展中国科协定点扶贫35年主题征文活动,经评选小组研究讨论,评选出61篇获奖稿件。即日起,今日科协依次刊发获奖稿件,敬请关注!从2000年2月中旬到2001年6月,我们第十届扶贫团在吕梁地区开展扶贫工作近15个月时光。回顾往事,深感那段扶贫工作经历对我自己是很大的收获和帮助。首先我了解了吕梁地区这块老革命根据地的特殊条件与环境,看到了当地干部群众吃苦耐劳、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使我深受教育。我在中国科协扶贫办、吕梁地委、行署以及石楼、中阳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支持帮助下开展了一些扶贫工作。一、发挥我单位的优势,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对贫困地区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我是按照这个思路开展工作的。结合我单位的特点,为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我们在石楼、中阳开展了农函大实用技术培训的工作,组织石楼县200人、中阳县200人参加了农函大学习。2000年7月18日,中阳县中国农函大首届学员培训班开学典礼在罗村乡北草村举行。地区科协吕乃兴副主席、县委乔书记、政府冯县长等出席了开学典礼并讲了话。实用技术培训下基层,农函大这种办学形式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乔书记当场吟诗一首:“农函大,速成班;既经济又实惠;不离土,不出外;边耕读,边示范;学科学,用科学;长知识,致富快。”我单位的领导非常重视扶贫工作,在3月份就专门派出行政科长张丽华同志开着箱货车,与我一同为石楼、中阳二县送去蔬菜种子、汗地龙和科普挂图,还带去约9000册农村实用技术教材资料,40多张农业科技VCD光盘。二、热心教育事业,捐助“希望工程”石楼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那几年又连续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全县返贫及贫困人口急增,人民生活愈加困难。全县12000多名农村小学生中就有1000多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当县团委书记孙和斌同志和我谈了这种情况后,我就马上捐助了3名孩子上学,并表示我一定尽力再多做些工作。我深深地知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的深远意义。回到北京后,我就把“石楼希望工程的情况”带到了农函大,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他们率先垂范,每人资助了2个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10多位同事捐助了18名孩子上学。其中5人每人捐助了2名学生,他们是:向华明、苗建军、赵新川、尚芝莲和史向英;5人每人捐助一名学生:李瑞林、陈立、张丽华、苗加强和耿如江(我校总计15名职工)。他们为石楼县的孩子们献上了自己的一片爱心。另外,北京市药品检验所(我爱人所在单位)对石楼县的“希望工程”也十分关注,她们在全所党员、团员及职工中开展了宣传工作,很快就使个人捐款达27680元(捐助孩子上学54人),捐给学校新购TCL牌25寸彩电2台、厦新牌VCD机2台,并赠送石楼县386、486电脑各一套。在6月1日前夕,药检所刘书记带队与工会、共青团负责同志一行5人,专门开车将款物送到石楼县,并在石楼县二中县电台举行了捐赠仪式。石楼县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都参加了捐赠仪式。三、努力抓好培训,落实辅导工作2000年10月11日我校与中国农学会、林学会受中国科协和国家林业局的委托,在北京开办了“西部生态建设培训班”。培训班总计80多人,我们吕梁地区占了40多人。2001年元月上旬我们请山西农大张玉龙教授、温祥珍博士等到石楼、中阳县的乡村授课,他们讲授了蔬菜大棚、小拱棚栽培和核桃、苹果栽培等实用技术,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在中国科协定点扶贫35周年之际,我回忆在石楼、中阳一年多的扶贫时光,使我深感欣慰,终身难忘。(作者:中国科协农技中心退休干部 崔卫东)来源:中国科协定点扶贫办 机关离退办来源:gh_7baf8471087f 今日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DI0MjQzNg==&mid=2653121444&idx=2&sn=f3b1ca317654a9506bbaeb754484ac14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