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生物行业比较窄,集中在基因合成上就更窄了。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输入已知的基因序列,核苷酸合成仪就能合成大量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用于研究。很多研究机构纷纷购买了这种用来合成基因的实验仪器,价格几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等。但是,科学家们很快发现,自己合成基因成本仍然太高。
独立出的“基因合成产业”
基因合成是在生物体外,根据已有的基因序列,通过一台机器合成基因。这就像如果知道了一件毛衣的针法图样,可以用机器织一件同样的毛衣。在生物学研究中少不了用到基因片段,合成所需的基因是许多生物学实验室的必要工作之一。
除了转基因研究之外,制药、生物等很多领域都需要大量合成基因,于是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合成引物”的有偿服务出现。
引物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科研上用来做分子杂交以鉴定某个已知基因是否在某一个地方或者细胞内表达。有些人发现用引物的人很多,便从实验室中独立出来,专门为各个实验室甚至全球的科学家科学家提供“合成引物”的有偿服务,进而发展了DNA测序服务、基因合成服务等,并带动了新的相关产业如高效液相层析。
与基因合成相反的过程是基因测序,即把基因分解成核苷酸进行测序。承接基因合成与基因测序任务的企业有很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强调,这些企业并不产生任何研究成果,这种服务性产业“和学术没有任何关系”。合成基因本来是科学家的工作,但是特殊化出来后对提高规模、降低成本有好处,于是把科研中不涉及知识产权的、可以产业化的部分拿出来商业化了。测序和合成一样,都是服务。研究过程中真正的价值体现在把DNA上某一段序列的功能搞明白,“这时候才产生知识产权”。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告诉记者,目前国际上公司之间的基因买卖很普遍,但国内还没有到国外去买基因的先例,国外还在专利期内的基因不能直接拿来用。“知道了基因结构,告诉企业序列、合成哪段基因,他就给你合成,不涉及知识产权的事情。”黄大昉说,不是自己知识产权的基因,作为基础研究可以,但不会允许产业化。
市场规模大小“没意义”
大部分人不一定了解基因测序、合成等行业状况,事实上该行业已经发展十几年了,行业运作非常成熟——尤其是占据基因合成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美国。
在斯坦福大学化学与系统生物学系读博士研究生的范逸临日常实验中就会用到很多基因片段,他向记者描述了订购基因的流程。“上网,输入序列和需要的数量,然后大概四天左右就快递过来了,跟订外卖一样。”
国内也有提供类似服务的生物公司,订购流程相差无几。
据业内的吕先生介绍,南京金斯瑞公司的基因合成在国内领先,但企业重点是国际市场,特别是北美市场。“他们给很多蛋白、抗体企业做上游,设计、合成都自成体系。另外还有一些后起的公司,如迪纳兴科、擎科等。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占中国市场的80%以上。”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基因行业研究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DNA合成市场规模为2.42亿元,到2013年中国DNA合成市场规模接近4亿元,预计到2018年行业市场总量在6.95亿元左右。
而国外分析机构的数据是,2014年全球包括工业级和科研级在内的合成基因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其中中国1.2亿美元,仅占6% 。
但吕先生表示,这些数据仅作为参考。 “对很多人来讲这个数据没有意义。”吕先生解释说,基因合成包括测序这个产业技术壁垒并不高,只要有相应的仪器就可以。国内也有供应商为大家提供原材料,但是好的原材料都是从欧美进口。
实际上这个行业拼的主要是采用的仪器通量和人员成本。这些公司不是特别在意市场布局,也不会特别花心思去调查。
“客户需要的基因是定制化的。”吕先生补充说,“不像成品商品摆在那谁都可以用,定制化的市场就很难估计。”
门槛低,利润低
如前所述,基因合成入行门槛似乎并不高。一些小的公司买一台仪器,三四个人就可以开展这项业务。而门槛低造成了一系列行业问题。
北京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涛对此颇有感慨。他接到记者电话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发展十几年了,整个行业已经很成熟,没有技术含量了。”他接着说:“这个产业已经没有利润了,价格竞争太厉害。”
擎科以前还想重点发展基因合成产业,这几年已经不感兴趣了,不再扩大规模,甚至不刻意去找订单。“有订单就做。价格太低了,业务量也低。客户也不懂,频频压价,谁价格低就给谁做。”七八年前,杨涛刚入行时,一个碱基可以卖到10块钱,如今降到一两块钱。
“正常价格至少是两块五。”杨涛说。
他认为,国外生物产业比较发达,在基因业务上投入比较大,一般国内的公司都是从国外接订单,帮他们做基因的项目。而国内大批量投入的科研产业非常少,订单确实会偏少一些。 “生物行业比较窄,集中在基因合成上就更窄了。”吕先生说。
未来市场发展,还要看国家政策。吕先生认为,中国生物产业自主研发的东西太少,如果一味模仿,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但是中国市场容量又很大,如果过几年国家政策支持生物产业投入的话,这个市场还有希望继续增长。
相反,如果大部分生物制药企业还是靠复制国外专利甚至等专利过期后直接拿来用,这样的话就不需要合成基因了。因为合成基因只有在前期研发的时候才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如果研发投入少,基因合成出来没有消耗的市场,投入相应就会小很多。吕先生说,现在并不好判断。
而在科研界,科学家们并不关心基因合成这个产业有没有未来,而是更关心如何将成熟的研究成果产业化。比如转基因专项,黄大昉说,我国参与转基因研究的科研人员大概有一万人,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然而这么多人的研究成果好像并无用武之地。
“我国已经发放了好几种转基因作物生产安全证书,包括转基因抗虫水稻、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转基因抗虫玉米,其中转基因抗虫水稻、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理论上已经可以产业化。可是现状是怎样呢?”黄大昉说。
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原文链接:http://www.paper.edu.cn/community/details/AN201604-244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