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凭什么比别的大桥“多活20年”?

科学大院  |   2019-10-31 08:01

来源:科学大院

近年间,中国经常被称为“基建狂魔”。一说到这个称号,大家会想到高超的设计师、工程师,想到高效的施工团队,但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科学家们。科学家们不是每天都在实验室做科学研究吗?和建桥修路这些工程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他们不但有关系,关系还十分紧密,中国能够成为“基建狂魔”,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对令人惊艳的中国基建速度比较容易获得直观的体验。2.5小时拆掉一座大桥,9小时完成铁路站改造,仅用4年多就建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但是,中国出色的基建成就,可不仅仅是“快”这么简单,还有面对复杂地形地貌时的迎难而上,和对基建质量与耐久度的不懈追求。这两点相对来说比较难被感受到。

众所周知,中国国土辽阔,这在造就壮丽山河的同时,也为基建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要成为“基建狂魔”,需要克服复杂的地形、地质、气候、生态条件等一系列难题,高难度操作是家常便饭。

如何解决?除了不畏难的精神和精密的施工是不够的,还需要科学技术的加持。

比如,2018年完工的港珠澳大桥。               

20191031080144_837b6f.jpg                           

它全长55公里,是中国建设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作为一座跨海大桥,建设中的一大难点,就是如何突破国内大桥百年寿命极限。

为突破大桥寿命极限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在“涂料”上下功夫,完美解决了种种难题。

港珠澳大桥本身的防腐难度很大。作为跨海大桥,大桥的桥梁的根基要深埋海泥之中,海泥和海水的腐蚀能力都很强;施工中还难免出现机械损伤,防腐涂层容易脱落;同时海底的水压大,渗透力强,一般的涂料无法防水,也难以抵抗高强度的渗透力。

针对这些问题,科研人员提升了外壁涂料的耐磨性和耐久性,在内壁使用强力隔绝厌氧菌的涂层;优化涂料,让它能紧密粘接在部件表面;研发了具备远超国际标准的抗水防渗能力的涂料……

除此之外,科研人员还考虑到了混凝土内部的钢筋。他们研发出一种高性能涂层钢筋技术,让混凝土中的钢筋可以不受腐蚀,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整个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都采用了中国科学院研制的高性能涂层钢筋技术及标准。

除了港珠澳大桥,在西气东输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工程等重大基建项目中,中国科学院研发的防腐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小的“涂料”,贡献着大大的价值。

20191031080144_864f3e.jpg

所以说,“基建狂魔”这一名号的背后,是中国工程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科研技术实力的体现。工程和科研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才能为国家建设不断积累技术和经验,最终造福于民。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胡桃夹子工作室制作,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监制,“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来源:kexuedayuan 科学大院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zE3OTI0Mw==&mid=2247496021&idx=2&sn=dd172746f6aca2c18fdc20086336469a&chksm=eb258651dc520f47c1579faee818f6ff7345ae7cbb449182a6bb241f466e5abe5e6ee3cc9319&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