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固氮菌对外源氮输入方式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  |   2020-10-20 17:25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喀斯特峰丛洼地草地生态系统不同氮输入方式对固氮菌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

固氮菌作为生物固氮过程的执行者,对供给土壤氮素和维持土壤生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在区域氮沉降水平日益增加和牧草地不合理氮肥施用背景下,豆科灌木引种在喀斯特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和人工草地可持续管理方面具有应用潜力。然而,喀斯特草地土壤固氮菌对不同外源氮输入方式的响应仍不清楚,这限制喀斯特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潜力评估和人工牧草地优化管理。

基于此,研究人员以典型喀斯特自然和人工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自然草地模拟氮沉降和磷添加及豆科灌木引种(高低密度种植紫穗槐、深紫木蓝)、人工牧草地引种紫穗槐和施加氮肥(高低密度种植紫穗槐同时添加氮肥、低密度种植紫穗槐同时添加氮肥)等系列外源氮添加处理试验,研究固氮菌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响应特征。

研究表明,固氮菌群落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的相对丰度在喀斯特草地中占绝对优势,可作为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候选优势属。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氮添加和高密度种植深紫木蓝在生长季通过提高土壤氮的可利用性,从而降低固氮菌丰度,同时,氮添加降低固氮速率;磷添加和深紫木蓝在生长季提高固氮菌多样性及影响固氮菌群落组成(图1、图2)。人工牧草地,紫穗槐种植和低水平氮肥施用通过增加土壤氮的可利用性,从而降低固氮菌群落间竞争,固氮菌群落间的竞争在氮肥处理高于紫穗槐,表明豆科灌木有利于提高固氮菌多样性、有效改善土壤氮输入(图3)。总体而言,喀斯特草地管理过程中,低密度种植深紫木蓝通过改善固氮菌群落促进养分吸收,是喀斯特自然草地缓解氮限制的有效途径,此过程中,相比氮可利用性,土壤有效磷的含量通过提高固氮菌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固氮。该研究有利于优化管理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土壤氮素和筛选高效恢复策略。

相关研究成果以Phosphorus but not nitrogen addition significantly changes diazotroph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typical karst grassland soil为题,发表在Agriculture上;以Responses of soil diazotrophs to legume species and density in a karst grassland,southwest China为题,发表在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上;以Nitrogen fertilizer and Amorpha fruticosa leguminous shrub diversely affect the diazotroph communities in an artificial forage grassland为题,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亚热带生态所青年创新团队项目的资助。

wt_a82312020102363136_8b0ebd.jpg

图1.自然草地氮磷添加土壤环境因子对固氮菌丰度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wt_a22322001023163137_900219.jpg

图2.自然草地高低密度种植紫穗槐(AF)和深紫木蓝(IA)对固氮菌丰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wt_a22322001023163137_941646.jpg

图3.人工牧草地氮肥和种植紫穗槐对固氮菌群落的影响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院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2010/t20201016_4763102.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